池塘往事

2008-06-07 09:42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人在异乡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思乡情,近一个时期,小时候到故乡后山坡砍柴放牛到池塘边嬉戏玩闹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我的睡中,那是我童年的乐园,我心中的天堂

我的故乡坐落在“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洞庭湖之滨,那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在故乡的北面有一片连绵起伏数十里处于湘鄂交界处的相思山,那里山势雄峻,松柏蓊郁,溪水潺潺,是村民砍柴放牛的好场所。

记得放暑假后的一天,我很早就起床,吃完早饭后,拿一把镰刀和一根绳子,邀了一群好伙伴,每人骑着一条水牛,便爬上了我们经常去放牛的后山坡。到了山坡上,从牛背上溜下来,用镰刀把轻轻敲一下牛屁股,那牛撒开四蹄便自个儿寻草去了。我们便开始砍柴,到了正午,太阳毒辣辣地照着,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劳动,一担七八十斤重的茅柴已经砍好。我们砍完柴后,便分头去把各自的牛找回来,牵着水牛沿着崎岖的山道急忙走到山坳下面的池塘旁。

池塘里清冽的水如明镜一样展现在我眼前,这口百年老塘有几十亩面积那么大,它是全村近千号人的命根子。听村里的耄耋老翁讲,以前遇到旱灾的年境,由于水稻没有得到良好的灌溉,村民的收入便出现减产,有时甚至失收的情况。村民便纷纷要求到这里筑一口水塘,以解干旱时缺水之忧,这是祖辈们一把汗一把泥地掏出来的。池塘里清凉透澈的水一年四季都有没有干涸过,全都是摩天接云的莽莽群山中的溪流涧水流下来的,在这炎热的伏天,池塘中倒映着迎风而立的荷花、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

我无心欣赏这里美丽的景色,把牛赶到池塘中间去歇气,便和小伙伴们脱光衣裤,赤条条地打着“哟哎”纵身跃入水中,顿时神清气爽,暑气全消,那种被幸福和甜蜜包裹着的滋味,令人陶醉。顺着荷杆挖出来那大拇指粗的藕肠子脆生生的,咬一口,满口生津,这就是我们的午餐了。藕肠挖得多了,一些有心计的小伙伴早就准备了一根铁丝,将挖到的藕肠子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别提多神气。在池塘里玩累了,便爬上岸,池塘两则古木参天,树荫下,碧绿的小草随风弯腰,美丽的蜻蜓时起时落。五颜六色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引得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叽叽喳喳的小在树杈间跳来跃去,舞弄身姿。在这风景秀丽的池塘边乘凉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摘几片荷叶垫在大树底下,躺上去,在凉风习习的树荫下很快就睡着了。不想睡的,掐几节颜色不同的树枝,就地画一个棋盘走“成山棋”,有的小伙伴稍不留神,一步棋走错,全盘皆输,输了的,叹着气后侮自己不仔细,赢了的,忙不停地安慰,说再来一盘。太阳还有一树来高,我们便开始准备一天中最后的节目,把牛从池塘中间赶上岸,将上午砍好已被太阳晒得半干的茅柴打成两捆,相互帮忙分两边挂到牛背上,由“盘角牯”带头,“细黄牯”断后,一路威风挺挺地回家去了。茅柴、藕肠,收获多的还钓了一串小鱼,一个个仿佛得胜回朝的将军。这时,夕阳西下,一路牛群沐浴在火红的晚霞中,路两旁归林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诉说着一天的喜悦,和着那“吧嗒,吧嗒”的牛蹄声,构成了一曲别致的牧归交响曲,久久回荡在空旷绚丽的天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求学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土,告别了我心中的天堂。沧海桑田,岁月悠悠,我离开故乡已近二十年了,前些日子,收到母亲的来信,她在信中说,故乡人民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带动下,已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村民生活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前,只有城里人才有的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现在在村里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许多省时高效的现代化农用机械已经改变了过去家家户户靠养牛耕田的历史。一幢幢拔地而起装饰漂亮的楼房,取而代之了过去低矮破旧的农家瓦屋。现在,富裕起来的群众不再到后山坡去砍茅柴作为烧茶煮饭的燃料了,而是普遍地使用了液化气、沼气、电能和其它能源。在国家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下,过去稞露的山岭岗陵,现在到处绿树成荫苍郁无边。池塘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荷塘,接天莲叶、绿盖满塘、浓碧盈空。堰口里流出来的清灵灵的塘水依然汩汩不倦地灌溉着这方肥沃的土地。滋润着万物众生;鸟飞鱼跃,蛙鼓蝉鸣,依旧是那样和谐动人。池塘默默地见证着故乡人民在过去封闭落后时代的贫穷困苦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嬗变历程。

现在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池塘成了村里许多喜欢怀旧的老人回忆过去贫困生活一道抹不去的记忆。为了能让下一代能铭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来易,他们常常向村里年轻人讲述他们在老祖辈的带领下手搬肩扛修池塘的往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