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东坡: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2011-03-23 09:15 | 作者:微雨黄昏 | 散文吧首发

闲话东坡: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的诗文以其少见的豪放大气、豁达从容令我激赏。他的诗风总是纵意挥洒,不事雕琢,不拘小节,一派天真淳朴之气,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无穷无尽,水天相接,时而大江东去,时而斜风细,时而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时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诗词“兼有不入腔处,”每常有出律之句。这一点让后人颇有微词,也为易安等诗词大家所诟病。可是在我看来,这倒正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他是个勇于打破陈俗,跳出常规的人,打破铁锁之后,自成章法,如蛟龙出海,纵意翱翔,天地于他可谓大矣,遂成一代词宗,散文大家。

文品即人品,为文如做人。一个人用心写出的文字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带上这个人印记,他的内心对美的思索与理念,他的个性,他的追求,统统都在文字下面潜藏。只要你用心,总会看到一篇美的文字后面藏着那个心性美好的人。所以,我常常会想,苏轼定是个洒脱,通达的人,不习惯掩藏自己的内心,也一定不是个烩不厌细,食不厌精的对生活过分精益求精的人。他吃的东坡肉,爱吃的东坡饼不是什么精致的美食,带着绿林好汉般的豪侠与任性,你甚至也可以想像他落魄的时候,也会大方地扪虱而谈,喝醉酒不定会找棵大树背靠着就呼呼地睡上了。这样的人是心地光明豁朗已极的人,这样的人是率性直爽的人,所以在官场上才会我行我素,坚持己见。不管执政党换了是谁,他都不会随意逢迎,他有自己的原则和政见,绝不会因为谁更看重他而转投其门下。政治上一生耿介,生活上却是难得的随性自如,简单自然,这样的人像一壶老酒,自有股真醇之气,耐人寻味。他的人生实在是一部卷佚浩繁的书,读之不尽,品之无穷。

他的诗文以豪放著称,可是兼有感情真挚,沉郁苍凉的深情文字,比如那些悼亡诗,让人读来泪落满襟。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可是也有一些幽意飘渺,清玄隐微的文字,让人浮想联翩,追怀不已。今天我有意探寻的是,他的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光看字面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大概是说一位女子爱慕自己的心上人,每于月上疏桐更深漏断之时悄悄前往探视,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肯现身,只好暗自悔恨,不肯嫁人,最后抑郁而死,葬彼寂寞沙洲,无尽的凄凉幽恨之意。

有趣的是,在《宋词选》中,有这样一段小小的注解,引起我莫大的兴趣,说的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居于黄州定慧院内,据说有位温都监的十六岁女儿爱慕他的才名,每苏轼吟诵之时,于苏轼窗前徘徊,踯躅不去,待苏子警觉,开窗而惊逝,后其父令其嫁人,坚持不嫁,苏子闻说,也帮其介绍某氏子,女仍不嫁,后抑郁而终。苏子闻听感喟不已,遂赋此词以记之。

这则轶闻固然凄美哀怨,也符合此词表面的意思,但你一细推敲,便知其谬。一来在宋朝男人娶个三妻四妾原属寻常,更别说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苏轼了。苏子之名气之大有一个故事作证:据说一日苏子江边东坡堂夜宴归,敲门不应,家童睡熟,苏子只好倚杖听江声,做了那首有名的《临江仙》词中有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时间朝野上下纷纷传闻苏子夜乘小舟自逝于江中了!连宋神宗都惊动了,忙遣人看视,结果是一场虚惊,到底放下心来。他虽不用他,也不愿死了自己落个不重视人才的千古骂名。闲话少叙,就算这个十六岁的小女子在当时行动自由到可以自动出入深闺(这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朝简直无法可想),加上身手矫健到可以随意出入苏子寓居,这个温都监的女儿无论如何嫁给苏子做小妾是不亏的,既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必定是痴意于苏子的,不肯嫁人,又嫁不了苏子,一定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以苏子之洒脱大概也不会在乎多个把红颜知己,至死而未嫁,到底是何种原因呢!

我理所当然地相信这是一则杜撰的故事,郎才一旦与女貌相遇那故事的可读性就强多了,这也符合大部分人的猎奇与猎艳心理。既然这杜撰的故事站不住脚,这首词苏轼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词中的幽人,你当然可以理解为一位神秘的美女,但我更愿意他是以美人自喻,古代读书人崇尚品行高洁,多以美人香草自喻,不必细说。苏子在这首词中以美人自喻,感叹自己数年来行踪飘忽,屡次遭贬,一身抱负不得施展,之所以拣尽寒枝不肯栖,是因为无论王安石或是司马光哪一种政论都让他窥见了弊端,所以才不愿跟此二人合作共事,以至于屡屡被贬,空老寓所,岁月日寒,,豁达如他,渐渐地也伤感起来,不免抑郁莫名,可要命的这种失意是不能说的,只好以孤鸿自喻,暗自怅怀,英雄将老,无限的失意与落寞尽在其中了,怎不令他倍感伤怀!

当其年少之时,也曾心雄万夫,总想着成就一番千古伟业。只可惜宏图未展,大江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自不能幸免,晚景如此凄凉,只好叹人生如,对着一江风月,独酹滔滔罢了。

当初不期蹭蹬,而蹭蹬及身,是其耿介的个性,还是无情的现实使然?恐怕两者兼而有之。

他豁达到不屑自嗟自叹,私下里却免不了伤感,骄傲到不愿诉说寂寞,可到底寂寞半生相随。

古来圣贤皆寂寞。苏轼实在是,又一个寂寞的读书人。

闲话妄论,不足为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