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不言谢

2011-03-09 09:48 | 作者:鲁公青夫 | 散文吧首发

《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位刺客,其中一位叫聂政。“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这位聂政因为杀了人,为避仇与母亲、姐姐到了齐(山东),以杀狗为业。当时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过节,怕被害就逃亡了,为报复侠累,到处找杀手,齐人就向他介绍了聂政。《史记》记载:“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这是说,严仲子数次找到门上,备上酒菜,到聂政的母亲前喝酒,酒酣,严仲子奉上黄金百镒(一镒等于二十两)为聂政母祝寿。聂政惊奇礼物太重,坚决推辞。严仲子告诉聂政,我有大仇,到过很多诸侯国,在这里听说你是一位很重义气的人,所以来交朋友。聂政知道严仲子想报仇,但因为有老母在堂,不敢答应严仲子的请托。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安葬后,直到丧服期满,聂政说:唉呀!我不过是平民百姓,拿着刀杀猪宰狗,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委屈身分和我结交。我待人家的情谊是太浅薄太微不足道了,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可以和他对我的恩情相抵,而严仲子献上百金为老母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可是这件事说明他是特别了解我啊。贤德的人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把我这个处于偏僻的穷困屠夫视为亲信,我怎么能一味地默不作声,就此完事了呢!况且以前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在世,才没有答应。而今老母享尽天年,我该要为了解我的人出力了。聂政到了濮阳,找到严仲子问明了情况,谢绝车骑人众,辞别严仲子只身去了。聂政他带着宝剑到韩国都城,韩国宰相侠累正好坐在堂上,持刀荷戟的护卫很多。聂政径直而入,冲上台阶刺杀侠累,侍从人员大乱。聂政高声大叫,被他击杀的有几十个人,为不连累别人,自杀而亡,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蒲松龄的《聊斋》有一篇《田七郎》的故事会,故事内容与聂政行刺有点雷同,蒲松龄大概熟读了刺客列传。《田七郎》的故事大概意思是一位叫武承休的富人,中先人让他去交结一个叫田七郎的人。武承休梦后四下寻找田七郎其人,得知相邻东村果有一叫田七郎的猎人,并登门拜访欲赠重金与田七郎结交,岂知田母毫不客气地拒绝武承休说:“老身仅此儿,不欲令事贵客!”武承休无奈只好离去。田母对儿子解释说:“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生奇祸。闻之: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

武承休谨遵先祖梦中教诲,认定田七郎是可交往之人,常登门赠与银两和食物,要求自己府中上下善待田七郎,田妻病逝也全仗武公子帮助才得以安葬;而田母教导儿子“受人钱财定当以物偿还,不能欠人家人情”;田七郎谨遵母命勤于上山打猎,盼早日抵清武公子赠送的钱财,一日搏杀一只猛虎,并抬虎送上武府,声言己还清钱物,两不相欠。但武承休不以为然,善待田七郎之心依旧,而田七郎上武府逐渐稀少。

田七郎为争猎豹,失手殴死人命,武承休大惊并四处奔走,用重金设法解救其出狱,救了田七郎一命;这位贤德的母亲才应允儿子与武承休交往,田母慨然曰:“子发肤受之武公子耳,非老身所得而惜者。但祝公子百年无灾患,即儿福。往则往耳,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此后,田七郎到武府如履家门,对武承休相赠的任何厚遇不再推辞,来者不拒,也从不言谢字。

后来武家的儿媳被仆人奸杀,又被仇家陷害,是田七郎杀了县官和仇人,为武家报了仇,自己也和聂政一样,不连累别人,自杀而死。

蒲松龄的《田七郎》,简直就是司马迁《刺客列传》的续篇,只不过《刺客列传》是传记、是历史,而《田七郎》只是故事。假如司马迁也把《刺客列传》写成故事,大概也会绘声绘色。《田七郎》里把田母描写成一位通情达理,深谙人情世故,告诫儿子:“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田母绝顶聪明,同时也是一位深明大义之人,深知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的道理。蒲松龄对世间道理的认识,对“义”的理解,都通过田母表达出来。《刺客列传》里聂政的母亲虽说没说什么话,但聂政的做法,却是和田母的话如出一辙,他们讲究的是“义”,聂政和田七郎所作所为、前因后果就是田母所说的“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

很多人都怀有感恩的心,我们的古人也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人心底也是善良的,善良的人也往往受到很大的伤害。《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蒯通和韩信的一段对话,当时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使全国的形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韩信这是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不难看出,韩信是一位感恩戴德的人,正是这种感恩的心,使韩信不忍心背叛刘邦。韩信后来被吕后处死,韩信的死没人说是去“赴义”,临死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韩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聂政和田七郎按现代说法其实都是被买凶杀人,但古时的人怎么认识这种事情,不得而知,可古人讲究的是“义”,这点是很明确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是深入人心的,应该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这种思想其实就是一种感恩思想,从聂政和田母以及韩信的话中就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自古以来,很多家境贫寒的人,一旦受到恩惠,无以报答,这就出现了“贫人报人以义”,这种“义”有时是生命代价。自古以来还出现了很多英雄救美的故事,一个弱女子,受了大恩,无力无钱报答,就会“以身相许”,这种现象至今绵延不绝,这样的故事重复了几千年,这既是“女为悦己者容”的一种延伸,也是感恩思想的一种表达,和男子汉的“义”相同,表达形式不同而已。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往今来,义气是英雄男儿的写照,也是千古绝唱的佳话,义重于生。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舍生取义”。司马迁也称赞这种义:“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司马迁笔下的刺客以及田七郎的“义”千古传唱,大凡英雄人物,忠难以两全,他们皆义字当先。虽说义字当先,但这些刺客之前无不受到恩惠,这些恩惠虽说形式不同,刺客们归宿却都归在义上。也就是说先实施了恩惠,后有了“义”,这个恩惠也就是“情”,我们俗称“人情”。是“情”促生了“义”。“情”和“义”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义”的产生是有前因后果的,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用现在时髦的话讲“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位侠客、义士不会为一个衣服褴褛的乞丐去赴义。因此没有了情(恩惠),也就谈不上义了,这大概就是人之常情。如何处理好情和义,其实是两难的,人总不能受了恩惠而无情无义吧!田母的:“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振聋发聩,不能不让我们的三思;试想,我们受到了天大的恩惠,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礼物也没法酬谢这种“情”,金钱根本表达不了你的感激之情,那时又该怎么办?

大恩不是不谢,往往要用生命的代价去谢!大恩,怎一个谢字了得?!

2011-3-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