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留给我们的思考
2011-03-05 17:31 | 作者:烟雨濛 | 散文吧首发
刚才,在一位朋友的日志中得知,他们学校一个高一的同学,因为痴迷上网,不服母亲管教而残忍地将母亲杀害的事件。震惊的同时是心痛和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天真无邪应该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朵尚未来得及绽开的花蕾,就这样过早的凋零了,该去怪谁呢?社会现状?学校?网吧?家庭?
我觉得,出现问题的孩子真的很可怜,他们是最大的牺牲品。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许,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现状,没有资格对学校的教育模式指手画脚,但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所给予孩子的一切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何?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从稚气风发的孩童,到青春懵懂,到身为人母,一路走来。感触最深的就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和不同的人生。
对孩子我们可以疼爱但不可以溺爱,可以放手却不可以放纵。我们不可以只给予孩子健全的身体,还要赋予他(她)一个完整的人格。我们在给予孩子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精神食粮。
善良是做人之根本,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他(她)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爱,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去感恩。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她)怎么会真心爱别人?怎么会是一个善良的人?
贪婪的欲望往往让人走向坟墓,所以拥有一个良好而淡然的心态是何等重要。它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让你靠近幸福的舵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心境清宁。
还有就是深藏在骨子里的道德观念。孔夫子老人家倡导的“三从四德,礼让三先”是做人之精髓。孩子们对它的理解,最早,应该来源于儿时的生活环境和父母如影随形,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我们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此话一点儿不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