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爆竹声

2011-03-04 20:59 | 作者:寒香蝶 | 散文吧首发

过年前,无论各种媒体怎样渲染节日的气氛,无论众多商家怎样吆喝赚钱的商机,心里却总是觉得过年还有些时日,甚至吃年饭的时候,那个“年”还有些虚无。只有快到子夜,铺天盖地的爆竹声连绵地响起,连晚的节目都听不见,天地间只剩下迎接新年的爆竹声,畅快淋漓地响着,似乎把所有的不洁、不快、不顺、不幸都炸到九霄云外,烟消云散,令所有的人都可以长长的出一口气;只有此时,才会在心里跟自己说:新年到了!

春联总会有写:爆竹一声除旧岁,有段时间许多地方因为安全的缘故禁燃。没有爆竹声,年就不成个样子了。有报道说有港人专程到台湾过年,因为可以燃放爆竹。每个除夕,当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在零点即将到来之际读秒时,爆竹声便开始响起。先还能听清是南面的还是西面的,渐渐的,就密集了,那声音交织成天罗地网,芸芸众生都笼于其中。在这一刻,人们几乎不能言语、不能思考,唯有倾听——“去的去了,来的来了,住的住了;只能听着’时间’,翻它的书页。”不知道第一声是谁燃起的,也不知道是何人收的官,一声声,催人过去,催人老去。我所尊敬的女作家冰心说:“除夕”这两个字,隔断了现在和未来。

孩子们喜欢过年的理由之一是可以放各种各样的爆竹,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年级的外甥女放寒假了,随外婆去菜场买菜,看见地摊上卖掼炮,叹息着说:“唉,要是我爷爷在家就好了,就会给我买掼炮了。”忽悠得外婆赶紧掏钱。吃年夜饭时,小姑娘一个人在门口掼掼炮,我们边吃边听外婆讲“故事”,然后小声的笑,怕小姑娘听见跟我们急。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燃了爆竹就可以拜年了。最喜欢这个时候,所有的人似乎都变得可亲可近,一团和气;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还有学习都可以稍微松懈一点,不用那么紧张。

素不喜爆竹声,它总是突兀地令人措手不及,唯有除夕子夜的时候除外——“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