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悲哀

2008-06-16 13:07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据说每届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四六级而拿不到学位,因为四六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因为四六级而被研究学院拒绝的,都是不计其数的。难道这些高校这些用人单位不觉得他们流失了某个方面的人才吗?

是的,我从来不觉得让我们学习英语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把英语当成母语来学,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学习英语可以更加丰富我们的学识,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更多的世界。只是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掌握的是英语,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母语——汉语。

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以后的路更平坦、让孩子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在他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英语。我不反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多教一些语文方面的东西给孩子呢?

当今的很多大学生可以很流利的说出英文,却不知道老庄哲学为何物;很多大学生可以很流利的说出英文,却说不出来几个琅琅上口的成语;很多大学生可以很流利的说出英文,却不知道四书五经;很多大学生可以很流利的背出《圣经》里的“loveispatient,loveiskind,loveneverend”,却不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自于《老子》。我们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难道就这样被我们忘记了吗?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祖国的悲哀,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否已经被西方文化替代,我们的母语汉语是否也被英语替代呢?这就不得而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毫无疑问,用儒家经典中的这两句名言来解释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精神,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因为正是像“自强不息”那样,形成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正是像大地胸怀宽广、“厚德载物”那样,铸就了炎黄子孙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人类历史上原本出现过的四大文明,而发展到最后,只有中华文明是个例外,唯有她始终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反思这其中的背景,或许与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的主导精神具有最直接的关系。因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应当继承发扬的精神食粮。

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却徘徊于一次次的四六级考试中,学中文的,学经济的,学管理的,学数学的,因为学校的规定不得不去过那该死的四六级,不然可能就拿不到学位,因此我们不得不很努力的学习英语。如果是外语系的学生,这是应该的,没有任何的疑问,可是作为学中文的学生,强制性的要求我们过四六级,这样的要求是否该改革一下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