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愁2泪

2008-06-16 13:07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柳永在冷落的清秋节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也许并不哀而伤,也许是交通的发达,见面的机会依然会有,更也许是人的感情在变得淡漠而麻木。

纵观中国的文化和古诗词,离别之愁浓重至极,甚至交织着沉甸甸的泪水,读之令人不禁悲从心来。

梁山伯别了祝英台,祝英台便不能独活,新婚之日穿着新娘服去拜祭他,梁山伯之墓陡然绽开,终于二人合穴,实现了“在天愿做比翼,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理想。

白娘子被那冷酷的法海镇压雷峰塔下,许仙便没有生活的源泉,丢下襁褓中的孩子去金山带发修行,为白娘子赎罪,枯坐了二十年,终于等到孩子高中状元救母出塔,他才迈出那金山的门槛。

倘若说这是浪漫主义的传奇,那么真实的离别让人哀伤故事也是不少的。

一带英雄项羽,当年气壮山河,可是面对生死离别却情不能自已。虞姬殉情,项羽乌江自刎,他自刎尚且是无颜见江东老父,可我觉得更是“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和无助。

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词人苏轼在面对亡妻时尚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楚,“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何等的心里绞刑,多想“千里共婵娟”啊,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啊,只有“来幽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以此为安慰,这种“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什么痛苦能敌得上的呢?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婉约词人李清照亦是一个可怜人儿。“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在寻觅什么?是当年和丈夫赵明诚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吗?可是回忆能当什么呢?哪里够消遣得上她心里的孤寂?也只能看“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慨叹“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罢了罢了,自知“物是人非事事休”那就趁“双溪尚好”时,“也拟泛轻舟”吧,忘却忧愁,但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啊!清代吴衡照先生在《莲子居词话》卷二中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身为女性,还有那些怜香惜玉的男性我想都会深切感受到李清照的忧愁之深之重。

在古代,人与人的相遇真的如李商隐所说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但今天虽然交通发达了,社会和谐了,没有战乱带来的离别之苦,但倘若是有情人分离时又何不会发出类似之感慨呢?

最近特别钟听曹磊的《车站》,沉郁顿挫的旋律中,火车已经进车站,载着心爱的人儿去远方,听着汽笛声再次想起,渐渐消失在眼际,怎能没有翩翩的离愁呢?怎能没有泪水低落呢?毕竟那不是在告别康,只要“轻轻地”或“悄悄地”,徐志摩在告别康桥时尚有淡淡的哀愁。可是这样的感情在我们大部分现代人的心里已经蛰伏起来了,很少再如艺术或歌中所表现的那般多情,我不知道现代人的这种改变是否是件好事,但我还是期望人们能“多情”一些,给历史留下些离愁的美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