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苏子与荔枝的公案

2010-12-11 09:01 | 作者:艾达 | 散文吧首发

古来有多少才子,妄自才高八斗,仍不免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就像蒲松龄,就像曹芹,像杜甫,像柳永……我们说很羡慕苏子,失意时常读他的词,我们把他奉为榜样,以为他是个豁达的强者,可以什么都看透,那样的乐观。一直以来,我们总在这样解读苏轼。我们说,你看,他才高八斗却屡遭贬谪,然而每至一处总有鼓舞人心的佳篇传世,还发明了东坡肉,东坡肘子,苏子,似乎过的很惬意。

就先不去探讨当时的他在惠州、黄州的生活有多苦楚了,太遥远的故事了,苏子应该不奢望我们能理解,我们不曾亲自体验过,怎么敢说理解。

宋哲宗绍圣元年,也就是1094年,苏轼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不得以踏上了前往惠州贬所的路程。这一年,是苏轼丧妻的第二年,这一年苏轼已是57岁的。贬谪对于苏轼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更何况是美丽迷人的惠州?更何况那历来被奉为美味的荔枝。于是,苏轼做了《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们禁不住赞叹苏轼的豁达。在这样难以适应的环境下,苏轼能够随遇而安的珍惜这里的一草一物,我们说苏轼是智者。每日有荔枝相伴,苏轼似乎有些乐不思蜀的说,真舍不得岭南了,要永永远远的做岭南人。

你或许会欣然的笑了,而我却要心疼的哭了。我看到一个皓首老夫憔悴的倚在荔枝树下,把荔枝一颗颗的填进嘴里,还不住的说真是享受。如画的景象,只是太过凄凉。

你也见过伤心买醉的人吧,一壶酒统统倒入口中,胸襟尽湿,仰着头看着月亮过往的人群,哈哈大笑道,好酒,真是好酒啊。你当让不会以为他幸福,甚至会为他落泪,连痛苦与失落都不敢或不愿言说,却偏偏要装作洒脱,是不是比放声痛苦更令人心酸。

可是我们却偏信了这位老翁的话。

你的朋友遭遇贬职或被人抛弃,你问他最近过的好吗?他说,无官一身轻啊,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去争取,你看那样多累,还不如现在洒脱快乐;被甩的则会说,失去了她我又自由了,而且没准这次的失去就是为了下次更好的得到。他们会告诉你,说他们很快乐,甚至比之前更快乐。这样的话你会信吗?你会反而更难过是吧。他们说的越真诚,我们反而更难过,我们说不要骗自己了,我知道你的苦楚。

可是我们却相信了苏子的话。

日啖荔枝三百颗。岂不知荔枝吃多了是要上火了。日啖荔枝三百颗,实际上是苏轼对“一啖荔枝三把火”的误听,更何况这样的情景下哪还有什么心情去品尝味道了,若真是日啖三百颗的话,也恰恰是以荔枝买醉了。平生的心愿始终未了,满腔豪情却成灰,苏轼啊,苏轼,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苏子,是在这样的慨叹吧。

我常常说柳永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尽管脸上挂着哀愁,内心却充满希望;而苏子则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虽然叫嚣着豁达,内心却要多伤感有多伤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也无晴,是禅定了,还是终于绝望了?

评论

  • Ania: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3-08-15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