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工厂发工资后

2010-11-17 10:11 | 作者:高山雨荷 | 散文吧首发

今天15号,照例是我们工厂越南工人发工资的日子,五点钟下班以后,和一个中方同事到工厂门口转转,正赶上工人下班或是就餐的时间,门口人潮涌动。最显眼的是几个坐在门口的两个人,一个是工厂门口咖啡店的老板,另一个是前面不远一家服装零售店的老板娘。他们坐在不同的位置,手上各自拿着一张纸,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匝钱。陆陆续续有从工厂出来的工人给他们钱,他们就从手中的纸上划掉什么。 我两个中方人员有些好奇,虽说以前也有听说过一些关于越南人借贷度日的事情,但遇上这种大规模还债的情形倒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俩凑到咖啡店老板的身旁,仔细看清楚纸上的内容,上面是欠款人的姓名、所欠金额两项。金额从三、五万越币到一、两百万不等。据了解,三十万以下的,应该是日常喝咖啡的欠帐,好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据说是高利贷。 在越南,这种私人借贷的利息是10%,利息起算的本金从10万到几百万、几千万不等。利息支付的对象也不仅限于高利贷主,亲戚朋友之间这样借10、20万的,按月归还也是要多付一、两万的。所以,之前问有些越南人为什么不多读些书,他们的答案是没钱。“为什么不跟亲戚借?”“那样也是要付利息的”。在中国,为了子女上学,亲戚朋友之间几千、几万无偿拆借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生长在农村、70后读书的那个年代,家中兄弟姐妹有两三个的,这样的情形比较多。那时很多人可能都从父母的嘴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能考得上,家里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书”。可是,在越南,似乎没有砸锅卖铁的先例,或者精神。 同事有个小陔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同事常常抱怨说在亲戚那里借不到钱“他们有钱也不借!”或许越南人民受西方独立思潮影响较为深刻,人情味没那样浓,人们习惯了人情淡薄的日子,也是越南社会的一个特征。 我和同事继续往前走了一截,到了一家临时服装摊前,那里的老板也正忙于收欠款。 据说,在越南的一些工厂,比如平阳省新加坡工业区里,有些公司15号发工资,到了月末,普通的工人可以从财务借到50万,发工资时再扣除那部分借款。听说这些工厂的财务人员为这些事情也颇为头痛,因为既要准备那些计划借出去的钱,帐务处理起来也相对麻烦了很多,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环境如此。 我很好奇为何会有这样多的放贷,想要知道对于陌生人是不是可以欠钱,找来翻译问,答案是这样的“只要知道是在我们工厂上班就行”(注:我们工厂在当地也只是一间规模中等的而已)。“那如果那人中途离职,他们又不知道,岂不是血本无归了?”“是啊,是有这样的,我们工厂以前有个领班,欠别人很多钱,后来离职了,很多人都找他” 看来,越南还处在三角债的阶段没有走出来,这一点从我做业务的那方面看也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的价格便宜,下游经销商就会选择你的产品,很多时候,他们会要求你给他们欠一部分质量保证金,不管你是品质多么优秀的产品,否则一切免谈。 现阶段的越南还是这样一个国度,尤其是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和一些日常小商品的渠道销售方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