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游之感
去过上海世博会的人都有一种共同感觉,那就是累。其一,排队累。像热门馆如中国、沙特、日本、韩国等,没有五、六个小时排队是进不去,而在馆内却只呆十来分钟就出来,你说能不累吗?其二,馆多。100多个馆都要跑过来的话,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充足的时间,只能望而却步;其三,世博园大。回程时,按照地图找,有时也找不到出口,免不了要走些冤枉路,进来容易出去难,特别是晚上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有了这三点,说累也情有可原。
游世博的确累,但话又说回来,没有累那有感受;没有累就看不到世界经济、科技的腾飞;没有累就体会不到各国文化风情。于是我想起一句话:没有耕耘那来收获。人生不付出怎有回报,如果仅仅把游世博停留在一个“累”字上,慕名而来扫兴而归,这种理解只是浮在表面。当你真正了解到各国不仅经济科技的发达,而且文化源远流长,以及与我国友好的那种休戚与共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支撑,才能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建设各自的国家,展示交流各自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时,与其说我们游上海世博会何累之有?
世界之大,以前仅停留在书本上,了解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民俗更是难上加难,而今在家门口举办世博会,作为一名国人是难得的机遇,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种机会,那怕再走更多的路,排更长的队伍也是值得,只有经过“累”的洗礼,才有收获的喜悦。我们拿着护照,走过每个馆盖下的印章时,那种高兴之情用语言是无法形容,这本小小的蓝皮、黄皮的护照,是每个人劳动的结晶,是丰收的见证,是人前的炫耀的资本。透过这本小小的护照,以及护照的印章,我们就能感受各国文化的风俗,全在一个个印章上体现出来,那一枚枚别致多彩的印章,代表每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都一一收入囊中,不由得骄傲和自豪。想到这点时那点累是微不足道,累的其所,累的开心。
游上海世博之累,只是体力上的累,这是每个人的同感,但精神上却不累,精神上的丰收有目共睹,我想每一个人都这样认为。精神上的感召折射出的力量是巨大,只要精神不跨,任何东西都能创造出来,还有什么累而言。想想那些为我们服务的志愿者,每天头顶太阳,风里来雨里去,难道这些人不累吗?累是可想而知,但有世博精神在激励,每个人就觉得不累了。我们要向志愿者一样,她为我们服务,我们也要为她们服务,文明游世博,爱护世博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