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旅》之一《回望青海湖》5漫漫天路

2010-09-26 07:58 | 作者:风舜 | 散文吧首发

《高原之旅》

一:《回望青海湖》

5《天路漫漫》

洁白如哈达飘然向山脉,晶亮似溪流从群山而泻,柔润若云絮接天而去,长长的天路,赫然伸展到车轮下。

此时,手机响了,骑车的我,慌里慌张地从车前杠的袋里拿出手机,是“凌枫”的信息。“码表五十六公里处开始爬六十三到最高,海拔3426,后面是下坡了--11:40”哦,这就是我们昨天晚上开会研究行程时,说到的最长的坡。由于路上坡多,决定“凌枫”带几个“牛人”先骑,表码从刚察开始一律清零计程,每到一个坡就发信息提醒后面的队员。

我看完信息,又接一个电话的功夫,牛人“默默”就已经骑上坡了,远远的只有红色抓绒衣的影子,连只隔我十几米的“顺丫”也甩掉我好几里路。

赶紧喝了几口水,吃了二块巧克力,作好充分准备,向坡路进军。

连绵的山脉,山脊的线条,不是尖削,突兀,而是柔滑、蜿蜒,山体也是那么的丰腴园润。近处山峦的地表犹如少妇柔嫩的玉脂,泛着透明的绿色。而远处的山脉隐约可见,象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雾,在幽蓝里浮动。

悠远的碧空,是那样的湛蓝,蓝得如此纯净,蓝得如此明丽。悠扬的白云,如浓浓的奶汁,白得如此动心,白得如此圣洁。

我一边欣赏着高原的美景,一边沿着不陡的斜坡向上骑着,那感觉象是伸手就可抓住那游动的白云,让它拽着我浮游。心绪也随着山路慢慢地飘升。

坡越来越陡,车轮也愈来愈放慢了转速,我不断地调动着挡位,付四挡不行,接着调挡,调二挡。

拐过一个八字形的坡,两边都是高山将路夹在半山腰的山谷里。坡面足有二十多度,抬头望去,那尽头正接着蓝天的一团形似驼峰的白云。

阳光纯粹而热烈地发出自已的光热,两旁的山峰,仿佛不属于大地的一部份,而是天空的一部份。流线柔滑的高原草象是披在山坡上的绿绸泛着白晃晃的光芒。望着自己的倒影,一如薄薄的纸片,粘在地面,仿佛撕都撕不开。

我已经脱了两件衣,但仍是直冒汗珠。车的挡位已经降到不能降的最低,是正一挡付二挡。一圈一圈地转着,速度比平常走路还要慢。然而,我不能下来,因为我知道只要下来就无法再骑上去了。

身体左摇右摇,又直立身子,我用尽劲踩着那死活不肯动的轮盘,卡嚓卡嚓车盘牙好象是喘着粗气艰难的一个齿一个齿咬合。

山下吃的两块巧克力,一时间全部消耗掉,喝的几口水也全部蒸发,连体内的水份也被抽干似的。我朦胧地感到,强劲的高原肺活,在一步一步吞噬着我。

通往天空的S形坡路,“默默”象颗红豆慢慢地移动,“顺丫”象片绿叶在悠悠地飘动。距离越来越远。远得遥不可及。但还得骑,还得到一脚一脚地骑到山的顶峰,相同的目地,到达的时间不同。人生也是这样,平凡的人不可能超越伟大,但可以超越自已!执着的平凡,恒久地坚持,终会成就一分平凡的伟大。

山峦曲折多变,变得似乎原始而粗犷,而极目路的尽头,天空还是那样苍蓝而辽远。

我实在是不能再骑了,身体整个都处在虚脱之中。意志,似高山一样强劲挺立,心怀,如天空一样辽阔而俊朗。突然间,我发现自己很高大,因为我骑行在这三千多米的高原上。这高原上的天路,仿佛是它构成了我信仰的全部,是它赐于我的坚强的骑行和有力的双腿。

力量有时不是来自肉体,而是来自心灵,来自灵魂深处的精神!高原那通往上天的路,虽然漫漫无尽,却意外地注入强力剂,注入了一种高原的神圣的力量。我加快了脚下踩踏的速率,身直了,头昂了,腰挺了,这是和高山一起昂头,同天路一起布满阳刚,立刻,让我变成了不屈的标杆,移动在高原的天路上。。。。。。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骑行,近十公里的坡路,我终于骑上了山顶。同队员们会合,我们欢呼雀跃,跳呀,叫呀,闹呀,在三千四百多米的高原山峰上我们留下了胜利和自豪的合影。

但这决不是止境,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当我骑到一个坡顶,视线里又有一个坡顶,刚骑上来,拐个弯,又是一个大坡,飘然高山上。当我再骑上一个陡坡时,忽然间,觉得自己又如此地渺小,因为在这茫茫高原里,我只不过是一个被意外吹来的尘埃。

蜿蜒向上的天路,漫漫长长,充满着无数的失望和希望,充满着无数艰辛和欢乐。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平庸,天国与世俗的命题,充塞在艰难的骑行中,不断地叩问着我的灵魂。只有义无反顾地向前,骑行那无际的绿色草原和那无涯的金色湖岸;只有奋不顾身地向上,飞骑光芒四射的太阳,升腾到太阳要到的地方。这是高原坚定的意向,人生唯一的决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人对天路发出了意志的呐喊。哲人对天路由衷的感慨。

后继的骑者正践行在这漫漫的天路上。。。。。。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日晚十二点至一点半初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