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痛苦来自何方之六某些官文化终将隐退

2008-06-16 13:05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此次抗震救灾中,某政法委书记被武警战士营救。期间,抢险人员发现废墟下有生命迹象,遂向废墟中呼喊有没有人。此政法委书记立马答曰,“救救我,我是张书记。”抢险人员答曰,“你先不要说你是谁,你告诉我你们有几个人。”此书记一句“救救我,我是张书记”,在网友中引起一片哗然,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官腔”。

说句老实话,在那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听到张书记那样一句话,我也很反感。不过,我宁愿相信张书记后来对公众的解释,他当时那样称呼自己,是一种习惯,绝无耍特权,要求别人先救他之意。但如果张书记当时真有耍特权的想法,那的确该遭公众批评了。试想想,在当时那种紧急的情况下,武警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你的救命恩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面对救命恩人,还要来一句“救救我,我是张书记”,以此来体现自己官尊民卑,提醒营救者自己高人一等,应该先获救,那真是有点没良心了。谁都知道,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在那一刻,谁先容易被救出,就先救谁,管你是张书记、王书记还是李书记。在救命的那一刻,不论张书记这样一句话本意如何,网友听了反感,实在正常。我想,网友真正反感的可能是那样一句话其背后所蕴含的某些官尊民卑、特权等级文化

说到某些官文化,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某些问题做出反思。虽然人类已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好多年了,但在我们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某些封建遗留的糟粕官场文化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仍大有市场。比如官尊民卑、官贵民贱、特权等级、主仆奴才等文化,某些为官者仍恋恋不忘。为什么要恋恋不忘?说到底,这样的文化能带给某些为官者很多好处。比如,在百姓或下属面前耍威风,可以体现自己优于一般人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会给当事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愉悦。再比如,有了奴才文化,就可心安理得地得到下属尽心尽力侍候,而自己既可以威风八面,也可以得到一些常人难以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还比如,有了特权文化,某些为官者就有了可以大肆索取的文化理由,大量地占有一般人难以得到的物质和精神财产。

毛泽东同志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在军队和地方大力倡导官兵平等、官民平等的新文化,试图在全国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和谐关系。建国后,更是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干部称为人民公仆,要求干部在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扎实办事,帮人民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官民鱼水情深的和谐干群关系。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官尊民卑、主仆关系颠倒的奴才文化仍比比皆是,而某些不愿做奴才的群众,往往会被某些人扣上“刁民”的帽子。

如今,虽然党一直在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努力发扬民主,虚心接受下级的批评和建议。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下属面对上级,总是虚伪的恭维和奉承声一片,即便极个别领导正在干丧尽天良的恶事,也鲜有人敢站出来义正严词地予以批评和阻拦,某些人虽然有一定的良知,很反感领导那样做,但为了自保,也不敢吱声,噤若寒蝉。而某些奴才气十足的钻营取巧者,宁愿背弃良知和正义,纵容、帮助领导造恶,试图为了讨领导欢心,从领导那儿得利。再比如,有个别下属看不惯某个领导胡作非为,勇敢地挺身而出,提出尖锐的批评,结果遭致领导的打击报复。此时,这样的下属非但得不到他人的支持,相反却遭致很多人的落井下石,被横加指责,甚至辱骂、打击。某些平素一贯标榜自己为正义之士的人,此时也很“知趣”的失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着良知主持正义和公道的下属被孤立了,胡作非为的领导反而得到了下属的拥护。这样的现象,看起来很怪,其实见怪不怪了。当特权等级文化、当官尊民卑文化、当主仆奴才文化还在某些地方大行其道时,出现以上所列举的现象,也就实属正常了。反之,如果人人平等的文化深入人心,并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如果公民的自主意识能够更强一点,如果下属们面对领导的胡作非为,能众口一词,予以坚决声讨,并形成习惯,如果下属们人人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我想,某些仍存在的主仆奴才等腐朽官场文化,将会迅即退出市场,而敢于堂而皇之胡作非为的官员也将会越来越少。

说到这些腐朽的封建遗留官场文化,我再次想到了曾被大家热议的一个现象。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某基层官员,官只有芝麻那点大,可下基层“老爷味”十足,官谱摆得十足,下打雨伞,都是下属为其撑伞,而他自己则背着双手,指指点点。有好事网友,将下属为基层官员撑雨伞的图片,和自己亲手撑雨伞的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放在一块,以此来营造一种鲜明对比的氛围,的确极具讽刺意味。堂堂的总统下基层都是自己撑雨伞,而小小的芝麻官下基层却背着双手让下属为其撑雨伞,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某些封建遗留的官文化糟粕仍在某些官员心中根深蒂固。

说到打雨伞,其实我们党和政府的两位当家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胡总书记、温总理官职不可谓不大,在人民心中的威望不可谓不高,可他们下基层都是自己亲手撑伞,这对某些背着双手让下属撑雨伞的基层官员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此时,我还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公款吃喝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很多机关在制定公款吃喝标准时,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招待对象的官职大小来设定标准。比如,招待科级干部设什么标准,配什么样标准的烟酒,招待处级干部如何如何,招待厅级干部如何如何,总之,官职越大,标准越高,所配置的烟酒越高档。招待客人时,时常看到满满的一桌菜,堆得象一座小山,而且,这些菜即便不是燕窝、鱼翅,但含金量绝对不低,烟酒配置也很高档。往往一桌下来,虽然个个喝得红光满面,吃得脑满肠肥,但盘里还有很多菜几乎动都未动,有的只是被戳了几筷子,还有那高档酒,也剩下大半未喝,最后都被酒家当垃圾倒掉,拿去喂猪了。这样的现象不说也罢,实在是见怪不怪。虽然,禁止公款大吃大喝喊了N多年,但公款大吃大喝者仍旧我行我素,为什么?招待有理嘛,上级来了尊贵客人,不多备置一些酒菜成吗?高档一些也无妨,体现了对上级的尊重嘛!说到底,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屡禁不止,与当前仍在某些人中奉行的那些腐朽封建官场文化不无关联。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卡斯特罗执政期间,古巴的部长们开会,中午吃饭常常就是用矿泉水加面包对付的。虽然,在我国仅仅用矿泉水加面包来招待上级来客,显得不合时宜,但在招待上级时,把标准定得再低一点,难道不合适吗?每当看到官员大吃大喝,再想到我们的下岗职工在菜市场捡菜叶回家煮着吃,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毛泽东同志在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时期,下属好不容易给他弄了碗他最吃的红烧肉,可他却推脱不吃,让下属给更困难的群众吃。温家宝总理此次抗震救灾中,就在救灾现场直接吃馒头和榨菜。这些,能否给我们的某些官员带来启示?

在某些官员的心中,下属招待的酒菜规格越高,越能显出其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凡响,这样的心理其实还是那些腐朽的官场文化在作怪。什么时候,那些腐朽的官场文化能够被彻底清除,我们的公款大吃大喝问题将会得到根本解决。

去年,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某县政府办一副主任下乡安排部署工作,因乡镇主要领导都下乡抗灾去了,没时间亲自接待她。结果她嫌参与接待她的人员“档次”太低,对其的到来重视不够,工作还没有开始,就“气愤”地坐车绝尘而去。此举,曾在公众间引起轩然大波。从这则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某些人等级观、尊卑观还是那样浓厚,领导的面子实在是重要呀,重得比人民的切身利益都要高!

我还看到这样一则报道。美国的某市长,因薪水不够养家,遂在晚上干起了第二职业。在一总会当门僮,赚取外快。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我们的某些官员那儿,是绝对办不到的。在某些人看来,堂堂的一市之长,到夜总会当门僮,干着“低贱”的活计,多驳“面子”呀。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和法制的推进,公民整体素质逐步的提高及主人翁意识的逐步增强,诸如官尊民卑、等级特权、主仆奴才等封建糟粕官场文化,将逐渐被公众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既是社会公众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也是历史发展趋势。当然,逐步清除这些腐朽的官文化尚须时日,而且很复杂,需要方方面面齐努力,但随着民本文化的觉醒和大力推进,这样的文化糟粕终将被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文化取而代之!

(2008年5月27日上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