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外芳草地

2010-04-19 20:14 | 作者:秋翁感悟 | 散文吧首发

园外芳草地

一九七七年五月,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已经过去十个月了。我骑自行车走在北京街头,依然可以看见乱搭乱建的防震棚,临时的,坚固的;不能过的,冬天住人的防震棚到处都是,防震棚大都建在不影响交通的每一块空地上,每个防震棚的门上都挂着一把锁,里面堆放着自家里闲置不用的东西。

早晨一场给京城带来盎然的生气,树上的叶子更绿了,阳光悠闲的照在街道两旁的树和建筑物上。面对这样的情景,我还从来没有这样观赏过这座京城,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是呀,我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到城里来了。

因为观测地震,我离开了家,在北京郊区外租了两间农民简陋不堪的土坯平房(每月租金8元,我每月工资40.1元),建起业余地震观测点。租的两间屋子,一间做卧室,那是典型“一间屋,半间炕”的样式;另一间是工作室,两边的桌子上摆着,无线电测震接收机、自制磁偏角、自制磁倾角和测量大地电流的土地电仪表头等。

我对地震预报产生兴趣,那纯属偶然机会。

记得那是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过后几个月的事情。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继续调试新组装的半导体收音机时。忽然发现,本来调好的台全乱了。原本什么频道,应该是什么台,现在位置也变化了。播音员的声音也不清楚,尽是杂音,那天时间有些晚了第二天还要上班就没有动它。

第二天在工厂上班,下午车间里开会传达,今天上午唐山发生5级余震。当时我就联想到地震与我的半导体收音机不正常是不是有着某种关系?下班回家后,连忙拿出新组装的半导体收音机,打开一听,全都好了。难道这台半导体收音机能够预报地震?我决定不动它,用蜡将半导体里面的中周封住。一个人如果能够知道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这将是多么大的吸引力呀!从那以后,我便坚持每天听收音机,并且记录当天听到干扰强弱程度。慢慢地对北京上空电磁波传播变化情况和基本干扰情况越来越熟悉。有一天,半导体收音机又出现类似上次的异常干扰,我马上意识到这可能又要发生一次余震。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向车间休息室里吃饭的师傅们宣布三天之内唐山将要发生5级左右地震。顿时,引起大伙议论。

“听说联合国有规定,谁要是攻克世界两大难题,癌症和地震其中之一,联合国就在好望角为他雕塑一尊铜像,你该不是那个人吧?”一位师傅说。

“国家地震局的专家都预报不出来,你能预报地震?我不信。”另一位师傅说。

“你小子不能吹牛不上税,咱们得赌烟,一盒“香山烟”(大约三角左右)太便宜你了,赌三盒“香山烟”你敢不敢赌!”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年轻师傅说。

我欣然同意了。

过了几天,我也没有注意到有没有地震,打赌的师傅来找我,告诉我他听说这几天还真地震了。他挺讲信用买了三盒烟送来,弄的我怪不好意思,还是他脑子灵活。

“这样吧,我把烟拿去分给车间里抽烟的烟民,也好替你扬扬名。”打赌师傅说。

就这样,全车间工人师傅们都知道,我的业余好是预报地震。

随着监听无线电干扰强弱的工作每天还在继续进行,当余震发生时,别人有感觉,我有可能因为走路或者干活,没有感觉到。所以知道最新的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成为我的当务之急。一旦有了这些资料,就能与我的监听记录相对照,验证我的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样便于总结经验,积累可靠的地震前兆监测资料。通过北京电话局114电话查询,我和朝阳区地震办公室取得联系,打听到确切地址,便乘车前往。

在朝阳区左家庄的一片住宅小区楼群里,朝阳区地震办公室就设在居民楼的一层里,我在楼前一排高耸的白杨树下,徘徊片刻,敲开了朝阳区地震办的大门。唐山地震的突然袭击,搞得地震工作者手足无措,那时候社会上测地震积极性普遍很高,许多单位自己设有观测点,叫什么“群测群防”。对我这样散兵游勇的个体户,朝阳区地震办并没有嫌弃,向我提供所有地震目录和太阳磁暴K值数数据。地震办的同志告诉我,全朝阳区一百多个观测点,运用无线电测震方法预报地震,仅有我一家。同时也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

“地震电磁波?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地震理论主要是板块学说。”地震办同志说。

“你听到的干扰该不会是附近有个干扰源吧?”地震办同志说。

“城市里无线电干扰大,到农村干扰小的地方测测,试过吗?”地震办同志说。

从那以后,我走上了正规道路,向朝阳区地震办公室使用电话预报地震活动情况,同时,使用电话索取最近地震目录和太阳磁暴K值数数据。

离开地震办,使我明确下一步努力目标,从理论上去定义地震电磁波确实存在的物理根据。这就意味着我这个初中毕业水平,要去知识海洋中攀登新高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这样开始了自己一生中,带着课题去专研地震方面书籍的漫漫过程,我陆续看完了朝阳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全部对外公开的地震方面的书籍。越看专业书籍越觉得自己孤独无援,在这条路上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自己整个演一个独角戏。只有靠坚韧的毅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法,才能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我把自己融入书本里,让青春的热情完全浸泡在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中。依靠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创造发明方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苍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在理论上对地震电磁波出现,进行了合理物理学解释。我第一次正式公布地震电磁波的物理根据,是一九八O年的事情。

一九八O年国家地震局投入几百万元设备成立电磁波预报室,这个时候唐山地震已经完全平息,连余震都少有发生。当时电磁波预报室工作人员张以勤同志,在北京市走访搞过电磁波测地震的人,他经过北京市地震办,又到朝阳区地震办,最后地震局汽车送他到我们工厂来找着我。

“为什么突然对电磁波测震感兴趣?”我问。

“国外开始重视电磁波测震课题,国家地震局相应成立电磁波预报室,开始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张以勤同志说。

“你们目前研究到什么程度?”我问。

“我们对电磁波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一片空白。这次找到你,就想请你到我们单位去讲一下,76年至79年三年中无线电测震的经验和体会。”张以勤同志说。

张以勤同志到车间给我办好请假手续,我们车间主任可乐坏了,特别自豪,怎么着?我们车间还真出了个人物呢!请假,没问题,我们全力支持!

秋天的阳光落在国家地震局大门前一片怒放的菊花丛中,芳香在空气中飘荡着。我走向大门口,在门卫处登完记,便走进这所陌生神秘的办公大楼。

电磁波预报室的工作人员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年龄比我大。进门就看见,办公室里已经摆好六七把椅子,一张桌子上还放了一块小黑板。

座谈会开始了。

张以勤同志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然后就请我发言。

我首先向大家介绍,地震电磁波的概念,即将发生地震前三天,在震中区及周围几百公里范围内,会出现一种异常电磁波扰动。

其次,每次5级以上地震都会出现一种能量电磁波,并且6级以上地震能量电磁波与5级以上地震能量电磁波对无线电传播扰动不同,7级以上地震能量电磁波由于能量大的原因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最后,统计76年年底至77年年底,唐山发生5级以上地震,共25次,临地震前兆对应率88%,可以肯定地震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

接下来参加座谈会的同志,针对监听如何保留数据问题,大家议论了一下,认为采用磁带录音方式,将地震电磁波录下来,再将磁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再进行分析研究。

一位戴黑边眼镜的女同志提问:“为什么地震电磁波在地震发生前三天才出现,孕育过程中不出现。”

“由于板块运动,地下能量逐步聚集起来,当能量达到最高时,能量曲线不再上升,而是出现平平的‘台阶波’,最后断裂发生地震。物理学中的材料力学,把‘台阶波’,定义为弹性形变向朔性形变的过渡,我认为就是在‘台阶波’阶段地震电磁波发生辐射。”我回答说。

那位戴黑边眼镜的女同志再次站起来讲:“小秋翁同志解释的非常完美,在座的同事们,我们在大学里都学习过材料力学,同时也知道‘台阶波’,我们只是停留在弹性形变向朔性形变过渡的定义上面,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电磁波辐射的问题,我认为小秋翁同志是伟大的!”说着带头鼓掌,大家也一起鼓掌。

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座谈会结束。

一九八二年我在《地震战线》杂志上看到一篇论文文章,国家地震局马谨同志在国家物理试验室做过一项试验,使用压力机对一块岩石加压,岩石断裂前,高灵敏度仪器记录下电磁波辐射信号,证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电磁波辐射现象。可是通篇文章没有提到秋翁的名字,朋友们对此事忿忿不平。看完文章后我很欣慰,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条件去国家试验室进行工作,不管是谁做成功了这个试验,都值得庆贺,我先前科学预言终于得到证实。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每次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作为一个曾经为地震事业献身的志愿者,也感到惭愧万分。我把写给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一封信作为我的结束语。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张立仁同志:您好。

寄去《无线电测震研究及讨论》一文,请您指正!

希望您能够将此文推荐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钱家栋同志看看,这种新方法,是否对当今地震预报还有价值。

地震预报在今天仍然是无法攻克的难题,为什么无法攻克?我认为完全是由于采集数据方法和处理数据方法不正确,结果肯定无法认识地震前兆,也无法积累可靠的地震前兆资料。中国地震工作者在方式方法上不正确。需要从困厄中找寻生机,一旦突破便可以迎来新局面。

第一,采集数据问题。

现在使用自动记录仪器记录的数据,是平面二维空间数据,振幅大小记录不出来异常信号内容,更加谈不上识别干扰,只能够画出整个信号叠加的边缘,不太容易反映地震前兆。

无线电监听方法,获得立体三维空间数据,对各种干扰进行层层分析,从整体上,变动中,从多层次,多侧面去把握它们,才能真正锁定到有效的地震前兆信息,并且能够迅速搞清楚干扰信号产生于何处。

早在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同国家地震局张以勤同志谈过我的观点。张以勤同志认为,只有使用仪器记录下来的数据和资料,才是研究讨论为界限的科学东西。我认为地震预报是个复杂事物,监测手段又只能通过间接介质预报。被测量的间接介质,自身有变化,其它外界因素都会有干扰,这样会对数据产生影响,采用线性思维方式是不够的,看不清楚地震前兆异常现象,使我们无法真正积累有效的地震异常现象的资料。就是这个原因,积累可靠的地震前兆资料甚少

第二,处理数据问题。

地震研究是一项复杂事物,一般记录下来的地震前兆信号,是各种干扰信号叠加在一起的综合效果。如何把震源区构造变动引起的地震前兆信号从其他干扰信号中分离出来加以识别,这是处理数据的关键。

无线电测震是监听方法,将无线电信号经过耳朵听,由大脑分析,接受到的多种无线电信号立体识别,进行层层分析。例如:窗外各种声音叠加在一起,在自动记录仪器的记录纸带上,则是一个大振幅的信号,里面是什么内容呢?不知道。使用监听方法就很容易将各种声音识别出来:汽车驶过的声音,是由远而近,还是行驶过去;知了的叫声,距离远近;说话的声音,是男声还是女声……。

《无线电测震研究及讨论》是1976年唐山7.8级强烈大地震之后,对一系列余震进行预测地震方法。在一年时间里,唐山附近先后发生五级以上地震将近25次,《无线电测震研究及讨论》经反复实践,证明预报地震能够提前三天,对临地震预报特别准确。

人类为地震预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地震的成因极为复杂,不同地质条件异常反映肯定不同,连地震专业人士都提出地震不可预报的疑问。可是临近地震前,很多动物比如:老鼠、狗、骡马等,临地震前几天却都有不同异常现象的反映,这已经是一个不争论的事实。既然动物临地震前有反映,说明地震可以预报,而且预报地震并不复杂。反思这种局面,我们应该觉悟到在地震预报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至少预报地震的方式方法要向动物能预知地震方法靠近。其实动物对地震的预知,也只是一个简单判断过程:

过去情况是那样的――现在情况突然变成这样――有地震,跑!

无线电监听观测方法简单易于效验,达到能够识别干扰信号,每次工作只是寻找几种危险干扰信号,其他干扰不去理睬,通常做法是今天信息比较昨天信息就会知道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采用分析判断式的处理数据方法,可以使我们地震预报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解决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难题前进一步。我认为在地震预报方面需要开辟新的突破口。

希望您能够引起重视。

秋翁感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