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2013-05-01 06:44 | 作者:纳喇格格 | 散文吧首发

1922年8月的一天,在一个老北京的四合院里,我母亲出生在一户破落的旗人家庭。家中四个孩子我母亲是老二。因为母亲的哥哥生性老实,而我母亲的性格则爽朗大方,处事果断机敏,不但口才极好而且人又聪明能干,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娘家的一切都由我母亲做主,就连我的两个舅母都是我母亲在婚后亲自张罗着娶进门儿的。

我外祖父会武功,当时在北京城的消防队里工作,靠着这份收入养家糊口,日子虽然过得去,可是也不支持女孩子多念书,因而我母亲只断断续续地上过四年私塾。

我母亲个儿不高,人很瘦,一双大眼睛看人的时候好像能看穿对方的心思,说出话来很经典又很幽默,她的话往往成了预言,有时候让你觉得在这样一个精明的人面前是没有什么秘密能守得住的。

在母亲还很小的时候,有个算命先生说我母亲的命硬,妨人,要是找婆家必须要找岁数大的才能压得住。外祖父母怕我母亲嫁人后当寡妇,就在母亲14岁那年托媒人找到了我父亲。我父亲比母亲大了整整10岁,因为有学问字又写得好,当时我外祖父一眼就相中了。听母亲说她好像不太满意我父亲,嫌岁数差得太大且家里人又太多。可是架不住外祖父的劝说,说是将来即使脱离家庭就靠着学问也能养活我母亲。

嫁入我家这个封建大家庭虽然很不情愿,所幸的是遇到了我的父亲。一个只知道读书不管任何事情的书呆子,脾气好又有文化,能够包容我母亲的暴脾气和偶尔的不讲道理,母亲还是像在娘家一样的能干和操劳。

在娘家的时候一直都是自己说了算,在婆家就不行了。我家还是个比较有钱的镶黄旗后裔,老礼儿讲究得繁琐的不行。出身小门小户的母亲虽然也是旗人,但是家里没那么多规矩,她自然受不了这封建礼教的约束。受不了别人呼来喝去的指使,我想也可能是母亲的脾气太大个性又太强,又在娘家一言九鼎当家做主惯了,她根本就不能融入我们这个封建大家庭,和其他的家庭成员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她在不断地反抗和争取独立。

父亲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我的祖父母把他当成心肝宝贝,三个儿子里就我父亲念书最多学问最大。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能允许我母亲有任何想法,只希望我母亲把全家都伺候好了,做一个听话的好儿媳。除了侍奉公婆之外,我母亲还要伺候其他人,包括我的伯父伯母一家人,还有父亲的伯父伯母一家人,稍有怠慢就被我祖父一顿数落和臭骂。

我母亲岂能受这个气,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该干的自己会干,最烦别人指挥自己。

她想继续学业,就先和父亲商量要上学,把小时候沥沥拉拉学过的东西再捡起来接着学下去。

就是这个想法遭到了我家所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一个女人能认识几个字就行了,没必要学到什么程度,再说居家过日子也用不着多少文化。可是我母亲就是不甘心,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经过多少次抗争,最终父亲还是说服了我的祖父母,帮助母亲继续上学了。

这时候的母亲虽然结了婚,可是依然是个不过15岁的孩子,每天放学后还要操持家务,要强的母亲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我的祖父母不得不承认我母亲是一个能干的媳妇儿。慢慢的他们的关系有了缓和,对我母亲也不再那样苛求了。直到我母亲怀孕以后,因为身体不好还要干繁重的家务,再加上年龄比较小,第一个孩子就流产了。母亲的学业最终没有完成,这成了永久的遗憾。病好后母亲要求父亲搬出来自己单过,不想再过这种大家庭的日子了,希望脱离开这个典型的封建家庭的束缚。

经过几次交涉和争吵,最后我的祖父母以没有儿子不能分到家产为由企图阻止我父母分家。就是在这种高压下,我母亲仍然没有妥协。她坚持要求我父亲出去工作,靠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不在家里当少爷吃闲饭,过一种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生活

我父亲对母亲想自立的想法也很支持,就这样他们没要任何家产,只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带走,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开始了小家庭的生活。

母亲在家里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父亲上班以后,她也不在家里闲着,靠打零工和做针线活来补贴家用。慢慢地,我父母的日子逐渐有了好转,虽然比不了大家庭的生活水平,但两个人的世界毕竟很温馨也很幸福,就这样母亲用自己的方式争取了解放。

由于身体不好(她自己说是因为“妨”不动别人就自己闹病,是我父亲的命把她压住了),母亲先后怀了几个孩子都流产了,直到1945年我姐姐出生后母亲才算在家里当了家庭妇女

新中国成立后我母亲积极参加街道工作,曾在校的扫盲班当过老师,后来又到幼儿园工作,因身体实在不好最后辞职在家养病。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母亲是一个非常前卫的人,而且也很会享受生活,她每天早上泡一杯淡淡的香茶然后坐在椅子上看报纸。为了让我多学点东西,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我送进了托儿所。我母亲最大的好就是看书读报,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喜欢养花养草,家里的阳台被母亲的花草植物装点得就像小花园。

母亲经常带着我和姐姐去公园玩,还鼓励我们课余时间练书法,我姐姐也因此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只是我因为不好好练习,不喜欢做这种枯燥的事情,所以我的字写得不好,现在每每想起就为那时候没听母亲的话而后悔

因为我家没有男孩子,亲戚们都想过继给我家一个,遭到了我母亲的反对。在她看来男女都一样,女儿也一样能赡养老人。至于那些祖产,不要也罢。

我母亲非常聪明,脑子反应特快。文革时有一次红卫兵纠集了一大帮人来到我家和我母亲辩论,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堵在我家门口七嘴八舌地问一些我听不懂的问题。一大群人愣是没把我母亲难住,我母亲照样对答如流,一个人舌战造反派,成为当时流传在我们居住那一带地方的佳话。我那时特崇拜我的母亲,后来我长大一点了,明白了是因为那些人没什么文化,说的话前后矛盾,我母亲针对他们每个人的问题逐条驳斥,然后用事实解释清楚,所以他们说不过我母亲,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我母亲不光聪明而且胆子还大,有一次父亲单位的军代表到我家来动员我们和父亲一起下放劳动,让我母亲轰了出去。当时我母亲说:“我们就不走,我出身和历史都没有问题!也不是机关的干部,凭什么要带着孩子一起下放?我们是肯定不会走的,你去别人家动员吧。”

那个军代表级还别挺高的,来我家时还坐着伏尔加轿车呢。但是他也拿我母亲没办法。父亲单位当时好多家属都跟着下乡了,而我家只有我父亲一个人去了。若干年后父亲的同事们在一起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还夸我母亲英明呢。据说当时那个军代表在五七干校全体人员大会上批评我母亲不听毛主席的指示,我父亲因为历史有问题不敢说话。我母亲知道后笑笑说:“随他怎么说吧,反正咱们没去!你看着,过不了几年他们还得回来,总不成国家机关都到农村办公吧?”

还真是被母亲言中了,三年后父亲单位又从湖北搬了回来。

现在想起来觉得我母亲真的胆子大,文革时谁敢跟军代表叫板啊?也就我母亲敢。虽然我父亲历史有问题,但是得庆幸他在一个好单位工作,比他问题严重的人多得是,不管到了什么时候统战还是要讲的,所以文革时也没受什么大的冲击。

我母亲在家里是顶梁柱,所有的事情一个人说了算。我父亲是个好好先生,什么事情都不管,回到家就看书看报或者下棋。我姐姐比我大12岁,所以母亲对我非常疼爱。只要我想要的东西,我母亲从来都是满足我,我觉得那时候她对我可能是太溺爱了,把我惯得有点自私不大会替别人着想。

因为身体不好我母亲六十多岁就去世了,在她老人家活着的时候我还年轻,不懂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心,没怎么尽过道。每当我一想到这些就很内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很后悔那时没有更好的孝顺母亲。每年我都到西山凤凰岭去给父母扫墓,前几年我和姐姐还给父母用大理石和汉白玉重新修了墓地。他们二老生前没享着我的福,我也只能用这种形式给他们尽孝了。

母亲节就要到了,我写这篇文章缅怀我的母亲,祝她老人家在天堂安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