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钢笔

2013-03-29 18:31 | 作者:散文吧网友 | 散文吧首发

虽然我的字体很难看,但我喜欢用钢笔写字。我喜欢在深人静的时候,坐在静谧安详的台灯下,听见用钢笔在洁净的稿纸上写字时发出的沙沙的响声,品味用一囊墨水把自己的一段思绪化作一片文字的妙不可言的过程。

到现在为止,我已记不清自己用过几支钢笔,英雄、白翎、永生都用过。永生那支拧帽的钢笔给我印象很深,笔杆坏了,用胶布缠上还能用,不管笔尖暴露在外面多长时间,拿起来在纸上一划,沙的一道。我现在常用的是一支用了十几年的英雄329,其实它并不是我最中意的钢笔,它是一支财会用笔,笔迹太细。以前我常用的是一支黑杆白帽的英雄616,那时候不懂得老钢笔的可贵,把它给弄丢了。然后我用过不少价格不菲、外观富丽豪华的钢笔,什么牌子的都有,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笔身上烫金字、镶宝石,墨囊吸墨的方式也进化到推拉式或者旋拧式。可是这些钢笔的脾气就像它们高昂的身价,大牌加摆谱。要么写字漏墨,仿佛嫌稿纸的空间太小,不够它挥洒倾吐;要么写起来就不能停,稍微停顿一小会儿它就要罢工,再写就不出水,只有对它又是呵气又是蘸墨,哄弄一番它才肯复工。看来这些富丽堂皇的钢笔只能当炫耀的摆设,用来写字对它实在是屈尊降贵。我只好从笔筒里抽出这支闲置多年的英雄329。一用才知道,老钢笔毕竟是老钢笔,外表的朴素说明它就是为写字而生的,笔迹虽细,但笔锋有力、出水顺畅,体现出无言的质感。我顿时如获至宝。

从此,我对老钢笔产生了兴趣,并且为以前那支英雄616的遗失心疼不已。前一段时间,我在淘宝上看到有个卖家在卖老钢笔,其中有一款自称是“多年前卖剩下的,黄帽黄尖的英雄616”。我看了图片,和我以前的那支除了颜色不同,外观一摸一样,而且黄帽的更好看。看得我心痒难搔。我和卖家聊天,他说自己以前是乡供销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供销社解散时,他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一大批社里的钢笔,现在拿出来卖,不然这些笔只能放在家里烂掉。说得我心花怒放。十二元一支,我一下买了三支,一支留给自己,另外两支送给好写作的几个朋友,不够的话再买。

过了两天我拿到了钢笔。准确的说,我买的这三支只是以前的英雄616的仿制品。拿在手里第一感觉就是轻,三支加在一起都没有我的老英雄329重。相比之下,老329的笔身材料厚实、光滑;这几支笔的笔帽的金属、笔身的塑料都薄的多,做工粗糙。老329的笔头插进笔帽有明显的由缓到紧的过程,插紧后再拔出时有噗的一下吸入空气的感觉;这几支一插就到头、一拔就松出来,甚至捏着笔帽晃动几下,笔身都会脱落下来。老329的笔头和笔杆连接的丝扣细腻绵长,稳滑的拧好几圈才能拧到头,绝不松动;而这几支的丝扣又粗又,一拧就到头了,容易松动。而且这三支笔锋无力,写起来感觉肉肉的,出水倒是真不含糊,一划就是粗粗的一道墨杠子,形状就像蜗牛爬过的印迹。这些笔其实就是现在文具店、批发市场里卖的几块钱一支的普通钢笔。我又在网上仔细搜了一下,在另一个购物网站上看到了和淘宝上卖的一模一样的英雄616,广告语如出一辙:“多年前卖剩下的...”。看来和我一样爱好老钢笔的大有人在,卖家们就是抓住了我这样人的心理。真是无孔不入的市场意识啊。

我在网上又找到那个卖家,向他严正声明:本人很生气,后果...不严重。那家伙倒是很豁达,说:十二块钱您还想买什么好东西?我这儿有古董货,清末的红铜钢笔,四万多,您买吗?对天发誓,我这笔真是英雄正品,只不过是江西的分厂生产的。但是实话告诉您,就算是上海金笔厂的英雄616也是这样,现在厂里都是外来的打工妹,像以前那样的上海的老技工哪儿找去?不行您就退货,咱也算生意一场,别坏了交情。一席话说得我哑口无言,想想算了,权当落个教训。

我坐在台灯下把玩这三支克隆版“英雄616”,从它们身上我看出一种时代情绪:浮躁。做好一支钢笔真的很难吗?英雄钢笔有过很多骄人的成就,外国的派克金笔还曾经派人来中国学习它的不锈钢抛光技术。看来,缺乏的不是技术,是精益求精的耐心和追求完美的沉静。市场经济,我们丢掉了什么?三十多年来,市场机制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激素、兴奋剂。社会的产能增强了、产量提高了、需求扩大了、商机增多了,很多人快速的实现致富,更多人急切的追求致富。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潮流中,我们还能不能恪守沉静的情操去认真做好一件事?例如做好一支钢笔。

鲁迅先生在杂文中称赞钢笔比毛笔好,简便实用,用毛笔的话“终究要在小小的一方桌面上弄成狼藉一片”。而周作人先生在散文中闲谈,“时常也要买一块墨回来玩玩的,体验一下转腕挥毫的乐趣”。寥寥数语,体现出兄弟两人截然相反的精神气质。

现在,中性笔、碳素笔使用起来都比钢笔更加简便,钢笔变得像以前的毛笔一样麻烦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表现吧。转腕挥毫是毛笔的气势,稿纸上的沙沙作响是钢笔的吟唱,而现在,这些都被手指敲击键盘的乒乒乓乓所取代。表面上我像鲁迅先生一样喜欢钢笔,但实质上我对老钢笔的怀念正如周作人先生的毛笔情节。

人在前进的路途中应当偶尔回头看看,身后的路边有哪些被匆忙赶路的我们丢落的情趣、操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