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粪上的青草”

2013-03-16 09:16 | 作者:诗梦雅轩 | 散文吧首发

我并不是一个会吵架之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脏语之道至今未究极深。不谙此道,只因心怀善意,不耻与固步自封清高飘然者逞口舌之快。工作之余,我并不愿入熙攘红尘之世,喜于偏静之寓所看看文字写写文章。但世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扰你清修,毁你雅

君子言:两理相悖,胜言不胜武。但言语之伤,比之发肤之损有过无不及。我并不是要指责某人,吾虽不才,文字的拿捏还是有些功力,辩在于据理,理足理立者胜。

我曾一度的反思我要不要写这篇文章,一直以为自己并不是一个贪婪索要恬不知耻之徒,大学期间我没有拿过一次三好学生、奖学金甚至是助学金,探其本末,自己算不上才高八斗但也有三斗有余,察言观色之道,吾捻于心不失做人之根本,但无奈曲高喝寡,失音哑然。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入职江铜的一点感悟》,这是我以大学生的身份进入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二个月后,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总结的心得,有一些是真人真事也有一些是读书看报所获取的信息,可谓句句肺腑字字铿锵。

我不忌讳文章的公开,人类发明文字为的就是让人欣赏。我喜欢写些片段予以他人交流广开言路。不料,有感之心得者分享了这篇日志,于是评论随着而来,赞成者居多,但也有不怀好意者曲解吾意,字字嘲叽,无不损人而利己者也。

我是一个用心交朋友的人,向来讨厌朋友间的谗意献媚互相做作。朋友都知道我平时是一个很冷淡的人,但我对待真心的朋友却是极好的,人赠吾木桃吾必还人琼瑶。朋友相交贵在知心,念朋友之所急想朋友之所想,而不是随口说说,遇大难时便各自飞。现在的人太过轻佻和浮躁,真心相照者少,见利忘义者多。如果有青灯红烛以书为友,我愿截然此生,至死不悔。

如果有人评价你是愤青时,你会作何感想。也许有一些另类的青年就是愤青的代表,他们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但通常被认为是坏的教材。但也有一些人他们看不惯这个社会的不公平、违法乱纪和伤天害理的事与人,寻求真理和希望,他们前赴后继,成功者不在泛泛。

愿意成为“大粪上的青草”,这不是寄生而是一种生命,向上的精神。这个世界并不是富人在改变着,他们可以在果汁中加入砒霜,在辣椒酱中加入苏丹红,在牛奶和鸡蛋里加入三聚氰胺,在火腿里加入敌敌畏。这些常见不鲜的天理难容之人,正是这些所谓遵纪守法的道德公民。而那些不知姓名却舍命取证的愤青们却筑就了良心的长城。

愤青有什么不好,大粪的青草多了也可以辐原。近代以来,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属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他们都出生成长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少小立志,以国家民族为己任,凭一腔热血,用稚嫩之肩,挑起了挽救人民的重担,以微弱的力量向庞大的旧势力发起了进攻。那个时候,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无数的嘲笑、恶骂,更是生死的考验。但是,他们在不断的人生奋斗探索和革命实践中,把青年人的热血和先进的理论,把崇高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革命手段,完美的结合起来,付出了无数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 谁能想到,那南湖上一只小小的游船,那几个慷慨激昂略显稚气的书生,后来竞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为什么那么执著,为什么那么“不化”。瞿秋白啊,你写一纸声明就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不去变通呢?那些青年人啊,明知道前面是死亡的枪口,为什么义无反顾的冲锋?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有理想有尊严敢于行动勇于牺牲的愤青。

有人因为有太多的想法与意见而不断发声不停控诉 ,人们管这个叫意见领袖;也有人因为有太多精力故作高深而喋喋不休,人们管这个叫喷子;有人因为知道太多而看破红尘清心寡欲而少言少语,人们管这个叫高人;也有人因为一无所知毫无能力却以为自己是淡定的世外高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待宰而不自知的沉默羔羊。你怎么选择呢?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有关愤青的解释,其中判定你是不是愤青有最为关键的两条:一要愤青的行为经常造成社会的不安定,极大程度地扰乱了人民的生活;二是不能独立思考,有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可惜,我并不满足成为愤青的条件,我直到现在也没有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否则新浪网早就铺满了我的消息。我也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大学能够获取本科证书的好像还寥寥无几,这足以说明我是一个我想法的人。

付出与索取互成正比,我一直笃信这一真理。在大学我没有做什么学生工作,退掉了很多院协会的领导工作。因为我知道大学重要的学习,以一个理工科专科生学历应聘,别人会让你坐在办公室里做着文案处理一天吗?说做学生工作是锻炼能力那都是扯淡,至今我还没看到一个说做学生工作好而成功的例子。所幸的是我没有浪费那些宝贵的青时光,明年就读在职研究生的我将会有更好的明天。

花草草,芸芸众生。但总有那没一小撮的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就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无所不能。而这一群人年轻创业的时候都是愤青。

这个世界上大粪很多,但不甘寂寞在大粪上长出青草的却不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