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防园”的新闻情结

2009-11-27 21:43 | 作者:姑苏一风 | 散文吧首发

在休闲之余,将自己的剪贴本整理了一下。3年来,在军内外发表的大大小小作品近达到了50多篇。慢慢游览着自己的“佳作”,不知不觉又回想起与“国防园”第一次接触时的情景。

2005年初,我从苏州武警机动大队一中队调到支队政治处宣传股,从未涉足过新闻写作的我在领导的督促之下,开始向苏州日报投稿。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终于将第一篇题为《武警战士紧联手,网上在逃犯难逃脱》的报道完成,并匆匆忙忙寄往了苏州日报社。不久,便在3月13日的苏州日报“国防园”刊登了这篇“处女作”。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看着铅印打出自己的名字,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尝到甜头之后,我开始对新闻写作产生了兴趣,多少个晚上挑灯战,我热钢铁长城,赞美绿色方阵,讴歌火热警营。一篇篇稿件寄出去,接着就是翘首盼望,静候“佳音”。刚开始投出去的稿件一个多月都杳无音信,满怀激情的我犹如霜打的茄子一样,也曾多次想到过放弃,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写作的材料。正当此时,苏州日报国防园编辑张波给我打来电话,推心置腹地说:“这几篇通讯,文字表达还可以,但内容还浮于表面,要能深入到战士们的生活中去,相信很多稿件都能用的。”而后,张编辑又指导了一些写作技巧,并发给我他的电子邮箱,预祝我取得成功

此后,我开始到基层官兵一线进行采访,有时为了解战士们的真实情况,我就搬到战士们宿舍,与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亲身体验他们火热的生活。到了深夜,我就开始寻找新闻亮点,构思故事情节,饿了就吃两口干粮,困了就点上一支烟,继续写。终于一篇题为《部队长假也精彩》的通讯,很快地在“国防园”重要版面刊登。看到那张百米竞赛的图片场景和近两千字的文章,连队战士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传阅,大家纷纷要求要把这份报纸复印出来,寄给他们的父母亲和恋人,还要付上一句话:“那位本报通讯员郭丰,就是我们的战友!”

晚上,我坐在办公室倍感欣慰,想不到我的这篇反映战士生活的通讯居然能带给官兵们这么大的快乐。可见,和平时期的他们有多么渴望社会认可他们平凡的付出。从战士中成长再到战士中去,我深切地感受到军人工作的艰辛劳苦,他们年年都要承受与家人两地分居的痛苦,他们每天都要为过硬的技能而流血流汗,他们每次执行重大任务时都要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此时,我似乎突然领悟到了,张波编辑那一番话的内涵,也真正感受到了“国防园”栏目对官兵精神上的激励作用。感慨之时,我用手机发了一个信给张波编辑:“感谢您帮我发表了这篇通讯,战士们看了后势气高昂,我会更加努力写出更多优秀的稿件!”,张波编辑随即回了一个短信:“稿件进步很大,祝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那以后,我开始报考中文和新闻专业的自学考试,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写作技巧,利用业余时间跑基层,与战士们零距离交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逐渐地,我的上稿率开始明显提高,很多编辑纷纷从北京打来电话,鼓励我多写写兵的生活事。我在单位里也有了小名气,但我没始终坚持与清贫和孤独相伴,默默地构思着部队里的人、事、情。每上一篇文章,我都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我的战士们,与他们共享成果。面对编辑修改和调整过的语段、语句,我都要认真咀嚼、反复推敲。几年来,我一直把“国防园”作为我投稿阵地,坚持每期必读,每周必投,每月剪贴,先后共有30多篇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稿件和图片被“国防园”刊登在醒目位置,多篇文章被军报、解放军生活杂志刊登,多次在苏州日报征文大赛中获奖,认识了很多记者、编辑、文友。

细细回想自己在新闻事业上的成长之路,要感谢的人很多,但最要感谢的还是引导我入门的启蒙老师——张波编辑。尽管今年我已经转业到了地方,但我与“国防园”的情结仍然延续着。在《苏州日报》即将创刊60周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苏州日报越办越好,我将是您的忠实读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