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人后方能成事

2013-02-22 10:31 | 作者:佛缘心清 | 散文吧首发

先为人 后方能成事

——独家专访云南省杭州商会会长沈以健

记者 马菲

2010年5月初,他,从东海之滨、人间天堂的杭州,孤身一人来到了城昆明,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先后创建了昆明市杭州商会和云南省杭州商会两个商会,为在滇的杭州商人和杭州人组建了一个可以依赖和停靠的家。

做事先做人,为人不过关,事业肯定不长久。

所以他坚信:因果循环,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

所以他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以他遵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他,就是沈以健。

商会即“商汇”

经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经营人脉关系、拓展人脉资源,而经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服务更多的人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出更多的贡献。商会的存在就是为了将各个会员的资源汇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力量,让加入商会的会员能够一起抱团发展,获得更大的进步,获取更多的成功

2010年5月6日,沈以健因一个土地项目的投资与开发,孤身一人第一次踏上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的热土,当时在他的脑海里只知道在云南有三个同学,云南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在随后的时间里,云南和昆明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辽阔绰余的事业空间、不断完善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优越的自然环境等,沈以健决定在云南扎根、长期发展。2010年底,他与在滇的浙江老乡接触过程中,了解到杭州籍在滇经商的人有近三万,而在云南省和昆明市众多的浙江省所辖县市商会中,唯独没有杭州商会的名字,这么多的杭州商人竟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会组织!他是个金融投资者,发现和开发价值是他的长项,他深刻明白商会的综合价值,更懂得以点到面的技巧和杠杆原理,决定自己牵头来组建“杭州商会”这个活眼,带领在滇的杭州人整合、激活、发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因才到云南半年,受活动半径制约,认识的人有限,社会根基还不稳定,想成立一个商会,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沈以健,流淌着倔强的血液,从小喜欢打篮球,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他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乡村工作,为争口气不沉沦于山野,四年后调到县城工作,2004年作为人才引进,他又挺进省城杭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更深深地刻在他的名字里,凭着超人的智慧、艰辛努力和在杭州多年积累的社会关系,在浙江和云南两省、杭州和昆明两市相关部门和好友的关心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昆明市杭州商会终于在2011年11月11日成立了;在一年后的同一天:2012年11月11日,云南省杭州商会又相继成立。沈以健,他创造了“孤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省市,在2年半时间里接连创建2个省市级商会”的商业奇迹!

据了解,商会成立至今,已经吸纳了近300家在滇从商的杭州籍会员单位,商会的力量也开始逐步凸显,商会以杭州这个归属地的名义,将众多会员的力量汇聚于此,会员成为了商会力量的贡献者,同时更是商会力量的受益者。

沈以健告诉记者,2011年8月曾有一位杭州籍在滇经商的乡亲,在与偷盗的歹徒搏斗,不幸献出了年轻生命,其家属到有关部门反映其见义勇为事迹和要求严惩凶手,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在茫然无措的时候想到了商会,请求商会给予帮助。当时还是筹备组组长的沈以健一接到电话,立即跑到家属跟前为其全力奔波,并联系滇浙两省和昆杭两市的新闻媒体单位大力报道和宣传英雄事迹,为其伸张正义,最终为乡亲争取到了昆明市和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英雄称号和一定的经济补偿------

商会就是一个家,是一个为家人提供温暖和支持的避风港湾和坚强后盾,象这样为会员单位和乡亲维护正当权益的事在杭州商会中不枚胜举,充分发挥了组织的功效,体现出信息多、渠道广、能量大的功能,真正起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的作用!

沈以健认为,虽然商会成立之初是以地域来划分的,但商会的最终目的是融合各种资源,优势互补,让所有的会员得到超额的价值和实惠,所以在保持商会核心管理团队成员是杭州籍之外,普通会员的吸纳方面今后打算打破地域的局限,只要是有意愿加入本商会、认同本商会的价值观的商家都可以加入,并且不同的商会之间也可以组建商会联盟,让商会真正变成“商汇”。

改变从思想开始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思想、观念、意识是改变一个人之源头,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的改变也首先要从人的思想改变开始。

沈以健告诉记者,云南给他一个很好的印象就是民风很淳朴,26个民族能够在一起和睦相处,说明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比较善良朴实,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大部分云南人的经济意识没有充分觉醒,也反映了云南经济发展相对闭塞和滞后,比如它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并没有被充分的开发出来。

经济意识的觉醒与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不能以牺牲我们生存环境为代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要并重。云南省这几年发展较快,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比,在金融服务、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还有很多差距,而他认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当地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管理理念等的相对滞后,尤其是作为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精英人士:官员、学者、商人、白领。商人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提升商会会员的素养是每个商会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据了解,沈以健来云南前就非常注重各种素能的学习,他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大半没学到”,树立了终生学习的目标。他除了自身注重学习外,对会员的思想教育与素养培训也相当重视,经常自己花钱请一些专业老师来给会员进行免费培训,让他们在知识、理念、视野、意识都得到提升。

商会下一步还将在管理、财经、金融、投资、法律等方面做更多的培训,让接受培训的会员得到获取更多营养,为获取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访的过程中,沈以健一直在用手拨念珠,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性动作。 “静能生智,定能生慧” ,他说佛学博大精深,能够让人在城市的喧嚣中静下心来,认识到自我,远离诱惑,而他本人给人的印象也是如此:儒雅、平静。

在历经了数十年的商场打拼后,“舍得”二字成为了沈以健领悟到的一个人生真谛,他深信“先舍先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的道理,在他的字典中不该他做的事、不该他得的东西、不该他赚的钱,坚决不要!

在商会的日常管理中,沈以健也将他奉行的做人道理贯穿其中,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理劝人”,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带领着商会的队伍不断壮大。

常怀感恩之心

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无论是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沈以健认为,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在于,商人重利,而企业家在盈利的同时,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的担子,先富带后富,我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先受益的地区有义务带动云南等发展中地区致富,所以企业家赚钱不能只为了自己和家人,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回馈这个生长和养育自己的社会、民族、国家,不能国家一有难或自己一有钱就想跑出国去享受,反过来说自己的国家这个不好,哪里不是,这是一种良心的背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和行为。

他看到了云南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它有辽阔的发展前景,正如他所言,“云南就像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小伙子,只要给与足够的养分和阳光,就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后期爆发力不可估量--------”

据悉,他曾多次陪同云南省多位领导去过香港、广州、浙江等地招商引资;介绍浙商全国理事会、浙江省工商联、杭州人民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杭州市民建、杭州市工商联等多批领导和企业家来云南和昆明投资、调研、考察;促进滇浙两省和昆杭两市的经济、文化、商业、社会的发展;明年他会加大力度,引入国外、香港、北京、浙江的大企业、大财团来云南投资,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继续添瓦加砖。

在社会公益方面,他10年前就开始资助西部孩子学习,成立商会后仍发动会员捐款,以资助失学孩子上学,2012年彝良县发生地震次日便发动会员捐赠倡仪,资助受灾人民,让灾民的生活有一份保障。

常怀感恩之心,让沈以健内心感到平静、祥和,他觉得若人人都能懂得感恩,人与人之间就多能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而创建和谐社会也就不再是一句空洞响亮的口号。

在与沈以健的交流中记者得知,沈以健并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二代,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位置,完全是凭借着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在这条通往成功的路途中,他受过挫折,吃过苦头,但他依旧用厚德载物的气度去看待一切,他感谢生命旅程中的每一个人,是他们成就了他的今天。

伽利略曾说过“只要给我一要足够长的杠杆,我定能橇动地球”,沈以健他来云南投资土地开发和商业地产项目,现开始风生水起,凭借他坚强的意志、谦卑的为人、开阔的视野、丰厚的人脉,相信他的事业一定会后春笋和芝麻开花,云南省杭州商会在他的带领下,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