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事

2013-01-07 15:51 | 作者:柳如眉 | 散文吧首发

出家门右拐的十字路口旁,总见一处牌子写着某某书店,向内五十米,可探头望去,却总不见其庐山真面目。今日购物归家,顺道便去瞧瞧,才发现原来这偌大停车场的夹缝真有书屋一处且装修的不错,本想进去一探究竟,无奈手中满满当当,沉沉甸甸,不便行事,心中悻悻作罢。归家途中想起中学时风靡一时的租书热,如今却也鲜见踪迹了。

记得当时租书点店就开在中学校门百米开外的地方,不过三十见方的小屋却成为那时人气之所在。一到放学时间,大批书迷蜂拥而至,小店顿时热气腾腾,人头攒动。当时但凡你有租书卡便可以租借任何你想看之物,租书卡的办理手续也相当简单,只需报上你的姓名学校及班级即可,想来也是持卡之人众多的原因之一。那是响应老师的号召开始读名著,国内的国外的,历史的现代的,五花八门,有时为了应付差事,有时为了向同学显摆,倒也没少读书,总觉得要是有谁谈论个什么,自己也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那时也觉得这就叫有学问了。

记得租书的价码是这样:名著类一天一毛,漫画类一天五分,杂志一天五分。这样的定价也不免让人觉得名著这东西值钱,那里面就藏着古人所谓的“黄金屋”吧,如此便致使名著的人气是如日中天,往往很难借到手中。经常抱怨某某还不赶紧还书,这某某便是心急之下逼老板查看其租书卡信息的结果,骂骂叨叨好几天,同时也不忘每日抢到书店询问归还否?答案往往是令人失望的,不是尚未归还便是又刚被借走,相比之下,后一种回答更让人有种想抽自己嘴巴的冲动,倘若赶巧借到了,那便是如获至宝。上课下课吃饭睡觉上厕所,那定是书不离手,只可惜大多时候得到的观后感却是:这有啥好看的?

由于有金钱算计着,大伙就可丁可卯的抓紧时间看完,就那一句经典的英语句型“as soon as you can”。这也练就了一身好本事,怎么逃过老师和家长的法眼变成第一要务,那时候最理解一句话: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然也有所谓命背的时候,家里人抓住也就骂骂罢了,可若不幸被老师,尤其班主任逮个正着,那就是最可怕的——没收加请家长,回头免不了又麻烦到家长头上,请到办公室聊聊,说破嘴皮各种保证,这样才能求老师把书大发慈悲的还回来,回家再挨一顿臭骂,你说我们容易吗?可之后大多数却也重操旧业只不过多加了小心。

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导致晚还书的事儿常有发生,不过这还书也是有学问的。要是晚了几分钟,那便是撒娇保证;十几分钟就要软磨硬泡了;个把小时之后那就索性今儿不还了,就算是不看也得占着,总不能让老板占了便宜。想想大学时图书馆的借书制,一次三到四本给一个月的时间去读,而且期间无任何费用,到期之时还可以续借十天,相比之下,读书的效率确实是大打折扣。

曾看到被誉为华文世界文案天后的李欣频女士说她的读书之法,一天一本,少则三天一本,这样算来,一年就可以阅读365本书,至少也有100本书。且不说其中知识信息容量之大,单说摆放这些书的空间容量就怕是不够啊,如此汲取知识养分,想不成天后也难啊!于是心里便有了效法其行的念头,一年来个365本书,盼着读出个门道,学会如何读,读什么,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最好不要作当年那只搬包谷的猴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