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诸葛亮,事后司马懿

2008-06-13 22:45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读《三国演义》,常在每每掩卷后有所感悟。魏、蜀、吴,三国鼎立,逐鹿中原,演绎出多少旷世之歌?其实,吴国偏守江南,只图守疆土,享安乐,鼎立尚算,逐鹿免提。三国,实乃魏、蜀相争。两国领衔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可谓各领风骚。??诸葛一生唯谨慎,这评论恰如其分。蜀国虽为天府之国,毕竟是荒蛮之地,疆域有限,人口稀少,物产匮乏,实力不足。与强大的魏国抗衡,能不谨慎吗?稍有疏忽,轻者,一蹶不振;重者,一命呜呼。感三顾茅庐之恩,负一振汉室之责,敢不谨慎吗?七出祁山,怀壮志而出,抱憾意而归。要知道,每出一次,皆需几年生养呀!事无巨细必亲躬,这固然是他鞠躬尽瘁的写照,更是他不得不为的苦衷呀!??司马则不同了。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但,一来“蜀道难”,二来“诸葛亮”。他绝对是个审时度势的高手,知己知彼的能人。在接受对手“妇人衣着”礼物时,不但笑而纳之,还关注对手健康,这绝对比那对天长呼“既生瑜,何生亮”的都督豁达多了。面对多谋的诸葛亮,既知防不胜防,干脆不防,来个太极推手,见招拆招。虽不能建功立业,也能尽职守责。顺趋势而不强为,谋长久而不急求,这真是他的高明之处啊!??以弱谋强,诸葛亮事前必左思右想;以静制动,司马懿事后才思前想后。两人皆是旷世奇才,棋逢对手,才做出了这抗衡的大文章。倘若,换个对手;倘若,换个位置……那历史将呈现另一番景象了。??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关于这两人性格缺陷的描写。读了,颇觉有趣。??在蜀军出奇兵夺得魏三郡后,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的建议。这有些冒险的军事主张,自然被谨慎的诸葛亮所否定。姑且不论魏延的建议能否见奇功,但对于处于劣势的蜀来说,也不妨一试。或许,这也是个机会,毕竟总是正面较量,劣势的蜀是难以抗拒魏的。诸葛亮的谨慎在此时也就呈现出局限性了。??在魏军大军压境下,蜀措手不及,诸葛亮无奈中,只好演了出“空城计”。这一招,乃诸葛亮不得已而为的一招,司马懿何曾遇过?本着对诸葛亮的了解,司马懿决不信他会走险招,反认为乃疑兵之计,不攻反退。结果,失去了歼灭敌军的最佳机会。??这,也就应了那句话儿:千思百虑,总有一漏;千防万防,防不胜防。??以古为鉴,是该取之态。那么,从此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启迪呢???其一: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蜀较之魏,是处于劣势的。守,尚且不易,何至于攻?但纵观蜀、魏之争,攻守易位,以蜀攻魏居多。这固然有蜀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不惜以卵击石的壮举外,还有那变被动为主动的战略方针,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让对方处于被动防御中而不得主动进攻。这一方式,确见效果,使蜀国的生存延续了许多年月。而诸葛亮死后,蜀王阿斗改为防御,不久,国破家亡。这一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魏为何不取先发制人方针而取后发制人方针呢?其原因有:一、赤壁之战,三国鼎立,魏已失去统一中国的最佳时机。魏连年战争,耗资已大,不堪再有大的战事。何况,已占十分之七、八的土地,需稳定国土,储备力量,以备再战。再者,蜀的地形、蜀的战意等等,已决定了战事非指日可下的了,犯不着急于一时。简言之,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怎能逆天行事?本着“泥鳅掀不起大浪”的观点,采取了防御的对策。??由此可见,无论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其本身无优劣之分,只是要因势利导,主观能动服从客观规律,那就是好的方针政策。??其二、谨慎从事和贸然行事??诸葛亮的谨慎,不是他的性格使然,而是客观条件的制约。??蜀的国土、人口、兵力均不及魏的三分之一,财力更是无法比拟。那么,在这极为有限的条件下,进,要完成统一大业;退,要保住社稷江山,谈何容易?稍有不慎,全盘皆输,将坠万劫不复之地,能不谨慎从事吗???这与赤壁之战不同。那时,曹操灭两袁、吕布,胜马超,收刘表的荆州之地,天下仅余江东的孙权,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刘备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哪有地位可言?事关危急,只能作困兽一斗。除此一条,别无他路,贸然行事,实为无奈之举。虽说是诸葛亮舌战群儒,说得天花欲坠,但他比谁都清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万事,有一事不备,也死无葬身之地。还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连那本不该来的东风也来了。??彼一时,此一时。刘备已不是那丧家之犬,而是人中龙了。虽说还想着那更大的龙椅,可也不至于愿舍弃这屁股下的小龙椅呀?即便刘备舍得,诸葛亮也不答应呀!卧龙雏凤,得一而得天下。他也要用事实来证明这话不是空穴来风,他这人不是浪得虚名呀!在此情此景呀,由得他胡来吗?不谨慎,就不是诸葛亮了!??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也好,贸然行事也罢,那都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事。事物是在变化的,做事就要适应这个变化。变则通,不变则不通。??其三,君子风范与小人伎俩??司马懿怎说也是个人物。虽说小说中将诸葛亮美化为智慧之神,但棋逢对手,交往日久,司马懿也不输他一丝半毫。??在战事处于劣势时,司马懿固守城池,就是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急得诸葛亮万般无奈,只得请魏延出阵开骂,想激他火起,阵前一战。殊不知,他充耳不闻,就是不上当受骗。末了,诸葛亮无计可施,黔驴技穷,派人给他送去妇人衣衫。他笑纳之下,反而打探诸葛亮的日居情况,言语中流露出真切的关怀。??怎说,司马懿也是三军统帅,手下将领数百,也要顾忌个人名誉,可他偏偏泰然处之。这固然非心胸狭窄的周瑜可比,连诸葛亮也相形见绌。??司马懿的忍辱负重,是建立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的。于国家而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于生命而言,侮辱又算得了什么?正因为这种取舍观念已深入骨髓,事到临头,那反应是自然体现,而不是刻意压抑,真可谓炉火纯青、与身俱来。??诸葛亮乃羽伦之士,熟读经书,自当知书识礼,何至于行此下三滥的勾当?刘备三顾茅庐,他酣卧榻上,还可表清高之态;而两军对阵,本就有攻防之术。没本事攻城掠寨,也不至于悍妇耍泼呀?究其根由,乃报国心切,成事心重。七出祁山,无功可奏;病躯一个,恐不能再。此情此景,蹉跎泪下;个人为小,事业是大。拳拳之心,惟天可表!情急之下,哪还顾及许多???由此可见,事有当为与不当为之分,行有可端与不可端之举。君子行事,小不忍而乱大谋,行大事而不拘小节。人言固可畏,坦荡何惧之。??四、百密一疏与孤注一掷??诸葛一生唯谨慎,成也谨慎,败也谨慎。??事前诸葛亮,是人们对这智慧型的人物,最贴切的赞誉。谋后而动,固然是他行事的准则,但这并不能让他流芳百世;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神机妙算。想别人之所不能想,算别人之所不能算,就在于他思维的慎密。??纵观诸葛亮的谋算,排除他不得已的原因,也就是只有一疏:失街亭。??别小看这一疏,其意义在于:街亭一役,损兵折将,甚为惨重。蜀国不得不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防御,最终决定了蜀的命运??诸葛亮这一错,其原因何在?虽然,平素马谡“好论军事,才气过人”,在征讨南蛮,七擒孟获时出谋划策,颇有建树,可谓“将才”,但掌管帅印,规划全局之职却非马谡做的来的。何况刘备曾明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虽注重人才,却不能知人善用,这样也酿成了这一的悲剧。??而在蜀、魏对抗中,尽管蜀出于主动,但军事上并没占上风,而此次出奇兵,夺得三郡,乃获得了最佳战机。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取长安,但诸葛亮怕有失,不肯弄险。结果丧失了这一机会。倒不是说,采纳魏延之计,蜀就能成大业,但这对于处于劣势的蜀来说,毕竟是难得的机会。弃之,实在可惜。??由上可见,谨慎从事是弱蜀的必然选择,面对强魏,稍有不慎,将有累卵之危。但是,消耗战不该是蜀的唯一选择,毕竟有力不从心之忧。当时机来临时,就该有孤注一掷的决心和胆魄。否则,失去机会,岂不扼腕叹息?????至于事后司马懿一说,因为《三国演义》扬蜀抑魏,用司马懿来衬托诸葛亮,将他置于受制于人的局面,也就极少正面加以描写或刻画。其实,这也无损这一人物的形象。司马懿绝不是受制于人,而是后制于人。否则,他如何是诸葛亮的对手。本文在此也就不赘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