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时不犹豫,退位后不后悔

2008-06-13 22:45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据说有一位哲学家,被一位美丽的女人垂青和示,哲学家说,你等等吧,我研究研究。回到陋室,哲学家用他那充满逻辑的思维来论证,结婚好,还是单身好。这一算计,就是十年,结论是,还是结婚的好处多。于是,哲学家衣着光鲜,兴冲冲地跑到美丽女人的家里,并说明来意。女人她说:很抱歉,你来晚了,她八年前嫁人了,现在是三个孩子母亲了。颓丧的哲学家回到陋室伤心落泪,最后贡献给世界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我相信有严谨的哲学家,但不相信有如此迂腐的哲学家,这故事本身大概也是有些哲学思辨的人为了推销“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的观点而杜撰出来的吧。??不过这句话可以推演到政治生活中,这就叫“在位时不犹豫,退位后不后悔”。??在政治生活中,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一往无前的人很多。从湖南偏僻乡村走出来的毛泽东,自称他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是赶跑了蒋介石,二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但到了他的晚年,据说他一生就后悔一件事,悔不该更改国号,其实他后悔的可能根本不只这一件事,比如他打到了陈毅,又突然决定以病弱之身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又比如,林彪跑了,他只说了句“天要下,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历史并不是以哪个政治家或政党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政治事件在当时看来合理,但事件过后,就十分荒谬。所以,即使在皇朝时代,即位的新皇为其皇爸爸皇爷爷定夺的案件平反的事也很多。其实历史这架破马车走到什么方向,与赶车的人有关。但有时连赶车的人也不知道怎么走。高明一点的赶车人,除了要有一些使命感和政治悟性以外,还要有平衡各种意见的能力,尽量把历史往民众所向往的方向赶。如果前任车夫犯了错甚至是方向性错误,现任赶车人就该努力纠偏。否则何以凝聚民心,建功立业?肖规曹随,并不是一件可以被政治家所看重的游戏规则。?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时,确定了“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路线。只可惜他虽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但当总统没几天,就不得不让位于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何,力量对比力量平衡的结果。毛泽东建国后,不知为何忘掉了他自己在重庆谈判时那些宪政思想,把国家引向了一个人说了算的路线。假如不是后来中苏交恶,现实主义的尼克松又急于从越南脱身从而向中国抛来和平枝,大概改革开放的到来还会晚得多。??但是改革开放也近三十年了,毛泽东的治党治国作风改过来了吗?一言九鼎,大事小事一个人说了算的事还少吗?邓小平在清算毛泽东的错误时说过,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可以三七开,我们是他的学生,四六开就不错了。可是毛以后的赶车人,他们就没有过错误吗,他们的错误就不需要纠正吗?从这个意义上看,执政者要少犯错还是需要有一种好的或者说是和谐的政治结构。所谓和谐社会,没有一种和谐的政治结构作基础,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对利益的追逐是人的本性,利益的冲突就是永恒的。冲突就会导致矛盾和动荡,和谐从何说起?所以所谓和谐社会,必须用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从社会政治结构上下功夫,才可能实现。??难啊!在我们悠长的历史中,有多少有抱负的皇帝,心忧天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朝,一个懒觉也睡不了,甚至穿打补丁的衣物,吃粗茶淡饭,以鞭策自己,天下还有吃不饱的百姓。但是由于那种社会结构只可能是对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维护,所以,当历史遭遇饥荒和外患,通常的结果就是起义和改朝换代。??历史其实早已证明,市场经济虽然避免不了周期性的危机,但还没有一种更好的经济制度可以推进社会财富的增值和社会的进步;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有时也难免造成政局的动荡甚至族群的分裂,但也没有另一种其他制度像它一样可以带给社会持久的稳定与和谐,因为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都有权利的制约,没有人可以为所欲为,即使你是民选的总统。如果不幸老百姓吓了眼睛选了一位无能的总统,议会也可以发动对他的弹劾,让他提前下台。我们可以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有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并且这种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那么,我们伟大的产生过孙中山毛泽东这样作为政治家的伟人的五千年文明古国,就不能创造一种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的和谐政治结构???哲学家因为他的严谨而错过了一桩可能是美好婚姻,那不过只是一个人的错一个人受罢了。而在位的政治家,如果你有好的思想和主张而因不敢得罪既得利益集团而一味犹豫、等待或放弃,那等你不在位时,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可你的后悔,是以亿兆百姓的失望为代价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