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沉 沦 中 挣 扎

2009-06-04 13:00 | 作者:啊呆 | 散文吧首发

---《沉沦》感

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终于将《郁达夫经典》看完了,只是浏览,因为每当读完小小的篇章后,总是禁不住去回味……韵味无穷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它透彻的放在脑海中!或许还要好久吧……

每我看书总是起初怀着一种很愉悦的心情去的,终而也能得到一丝阅读的快感,这大概也是我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吧。然而,读这本书时我没有一次不是以忧郁沉闷而收尾的。尽管如此,我仍不忍心抛弃他,总在意尤未尽之时把它拾起,再轻轻的翻开、细细的品味……。

我不知道,达夫先生是不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总是让他的作品带上灰暗的基调(至少我看的这本是这样)。或许是我自己太敏感了吧,总能在书上找到我自己的写照和化身。作为一个少年,一个青期的少年,我想大概很多人看过这本书后都会有共鸣。从头至尾,那种沉闷的氛围,青春期性苦闷,性欲纠葛的主题一直在书中延续。

《沉沦》是达夫先生的成名作,的确,只有当你真正地去看了,你或许才能去感觉它带给你心灵的绝对震撼!没有人会认为先生是个黄色小说作家,尽管在他的小说中多有性欲情的描写,是的,或许正是他的这种以直率对待青春期少年性苦闷的态度,才让作品主题主旨更为突出吧。诚如作者所述“《沉沦》是描写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

我想这只能算作表象,埋在性苦闷下面的是对生的苦闷,对整个颓废的社会现实的沮丧,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现实对人际的仇恨,文中每有这样的句子:“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他因为想复他兄长的仇,所以……”这种语句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如作者所言:“这不过自家对自家的宽慰而已,他的胸里总有一种非常的忧虑存在那里'.这种忧虑进一步,那是对整个当时中国社会的绝望.无助和呐喊,“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每及此,主人公总有止不住的热泪,这热泪是一个弱国海外赤子悲愤吧?文中有这样一首诗:

醉拍阑干酒意寒,江湖牢落又残。

剧怜鹦鹉中州骨,未拜长沙太守官。

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

茫茫烟火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

这或许是当时的中国现状,不单在主人公,在很多中国的仁人志士的心中或也都有这样的感慨吧!

“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少女面前,他也不得不自认说;‘我是支那人’了”。悲哀,这是主人公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国人的悲哀。但是他不得不去承受,承受的极限点就是开始沉沦的边缘,性的渴欲就是沉沦最初最原始的积淀。然而,生长于骨子里的那种人格和尊严在逼迫他们去挣扎,挣扎不过,终而,崩溃便成为必然!

“我的乡土吓,我如今再不能见你的面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铿锵有力的呐喊!主人公的死是对现实的绝望,死或许使他唯一的解脱。这厮钱的断续之言,让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死的更加悲凉和凄楚,似在疑问苍天:“像我这样的悲剧,何时才会停息呢?”

无论怎样悲惨的悲剧总会有落幕的时候。

《迟桂花》中有这样写道:“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的迟,所以经的日子久”,大抵我们的名族也该如此吧……

——啊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