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泰山

2008-06-13 00:18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上中学时学过杨朔的《泰山极顶》和李建吾的《中登泰山》,想要登临泰山去领略那“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就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但都因阴差阳错终未偿还宿愿。今年“五一”,我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

不亲临泰山,不会感觉自己对泰山的理解是如何之肤浅;不身临其境,不会感悟到泰山魅力之所在;泰山景色之钟灵毓秀,文化底蕴之博大精深真叫我到了顶膜礼拜的程度,我终于明白古今中外、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之所以对泰山趋之若骛的原因了。

登泰山就像读一本书,它向你娓娓道来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史;登泰山就像浏览一幅画,它向你展开的是一幅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绚丽风景画卷;登泰山就像穿越时空隧道,你仿佛是在进行着一次与历史名人会晤的文化之旅。

从画卷的底段岱宗坊,我们开始攀登了。

仰眼望去,“五岳独尊”的泰山伫立在你的面前,我顿时感觉自己语言竟如此贫乏,真找不出确切的词藻来形容它的磅礴。

拾级而上,两旁展现的是变幻不定的秀丽景色,不知不觉中你就好像置身于一座规模宏大的书法艺术博物馆,一千四百多处碑林石刻或潇洒飘逸、或冷峻凝重、或气势磅礴、或秀美娟秀,真可谓是一局集真草隶篆、圣人名家之饕餮盛宴。当我伫立在李斯小篆残碑前时,我仿佛追溯到了泰山石刻的文化之源。

在我领略了这一丰盛的文化大餐的同时,不禁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所显示的丰富智慧而肃然起敬。苍古斑驳、穿越时空而各具神韵的泰山石刻,散发着历史的芳香,闪烁着人文的灵光。读泰山石刻,如同在触摸一个古老民族的脉膊,沐浴着一种”天地同攸“的思想光辉。

泰山之所以闻名天下,还因为它是自秦皇以来历代皇帝封禅的圣地。泰山突兀于齐鲁平原,顶峰直插云端,传说可与天地对话。历代帝王无不躬身前往,祈天祷地,希望自己长寿无疆、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身居齐鲁的文圣孔子也多次登临泰山,这又增添了泰山的文化品位。泰山不但是华文明古国的象征,也展现了儒家思想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

泰山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一座丰碑,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还是用一句名言来阐释吧:泰山之所以这般中国,中国之所以如此泰山。

登泰山是对人的体能的一种磨炼,也是对思想境界的一次升华。踏着一层层台阶、望着一座座峰峦、穿过一幢幢庙宇,你会发现你是在享受陶渊明那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无穷乐趣。

从中天门向上望去,十八盘就像一副登天的梯子悬挂在悬崖峭壁间,顿时,一股登临泰山极顶的欲望,一种超越自己、超越自然的澎湃心情不断在你胸中激荡,疲乏、饥渴全被你抛到九霄云外。

当你登上南天门,漫步在天街时,一股凉风扑面而来,玉皇顶近在咫尺了。

回望登山的人流蛇行而动,我在想,这登山的人群,都怀着不同的目的,有的怀着征服的企图,有的为了观光游览,有的怀着虔诚的企盼,有的则完全是为了对泰山本身的敬慕。无论如何,当你融入泰山的环抱之中时,你都会发现你是何等的渺小;而当你发现这险峻巍峨的大山就在你脚下时,当你看见远方众多山峦都在向泰山俯首臣服时,你会感到自己也因泰山而倏地高大起来。难怪杜甫在《望岳》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触摸到泰山极顶上的“五岳独尊”“擎天挽日”的巨幅石刻时,极目远望,色彩斑斓的黄河像一玉带飘散在莽莽苍苍的齐鲁大平原上,山腰上的座座庙宇都笼罩在莽莽暮霭之中,云雾间传来的悠扬的钟声,陡增了这座大山的幽静与神秘。这时我想到了李白的的那首《游泰山》来:登高望蓬莱,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我终于登上泰山了,泰山不愧为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除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兼有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雁荡之俏。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的奇石、古松、女儿茶。古往今来,具有传奇色彩的“泰山石敢当”成了匡扶正义、驱魔降妖的化身;那遮天蔽日、气势如虹的古松虬枝向人诠释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而品味着那恬淡微苦的“女儿茶”则启迪着你无穷的想象。

泰山,你如此之博大精深,即使在这早料俏的寒风中你也显出了你无穷的魅力,慑人心魄,显示出了你的五彩斑斓与魅力,令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

归途中,我不禁有一丝惭愧,我低估了泰山的魅力,惭愧自己对泰山认识的肤浅,看来要想读懂读透泰山这幅宏篇巨著来一两次是远远不够的,泰山之无穷魅力给人带来的感悟必将随着历史的年轮的增长越发显得更加深刻,更加邃远。

还是用美学家杨辛教授满怀深情的话语结束我的泰山之行吧:“高而可登,雄而可视,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别了泰山,我心中的圣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