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与信仰

2012-10-28 18:08 | 作者:陶子 | 散文吧首发

昨晚新学的一词语“旮旯”,据说是那儿的意思,和“凹凸”一样,是一对长反了的双胞胎。村长说:你也是个极端的人。在这个和谐社会,极端的人都被和谐在监狱或精神病院里了,只剩得俺们这些唯唯诺诺的小鱼小虾在到处游荡。为了标榜自己还有那么一丝的信仰,只能在喜好上来那么一丝极端,好告慰心灵

有些人理解不了:极端和信仰之间的联系。那天村长问:你觉得我有信仰吗?我说:大凡有些极端的人都或多或少有属于自己的信仰。按正常逻辑来看,这两个词是不应该沾边的,一褒一贬,一扬一挫。可现在是个和谐社会,所有的答案都按统一的标准来写,当然,所有的思想、言语也是要统一和谐的。

什么叫和谐呢?把张三这个模板摆出来,他是怎样讲话的,怎样一颦一笑的,我们要学习。小时候这个模板是父母,长大了这个模板是老师,现在你会发现,这样的模板太多了,包括老师、朋友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和张三极其的像,由内到外,由言语到气质。

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一个词:体制内,而大家无一例外都是体制内的人。我们总是希望,世间内存在那么一些人能掏心掏肺的真心为我,可我们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了盲目,从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欺骗,从形形色色的人中看到了虚伪,这样的体制让我感到恐惧、窒息和不平等,这个社会化的过程让我们丢失了很多东西,甚至是自我。

但大凡正常的人都是不敢去标榜自己的信仰自由的。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自由从来就不是一厢情愿的。当马楠用行动去求证自己的“信仰自由”时,她却很快被贴上了北大反美女生青年之类的标签,而当她义无反顾去追求婚姻自由的时候,那些标签又迅速转化成了“虚伪的爱国者”、“叛徒”、“投机分子”之类的标签。

笑啼俱不敢,方知自由难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顺从,风可以把一张很大的纸吹走却吹不走一只蝴蝶。中国阿Q式的人物很多,受人压迫后最大的反抗,仅是在精神上、在心理上、在口头上将对手击倒,然后便“心满意足”不思进取,不寻求摆脱压迫的方法。阿Q精神活到现在,估计是参悟到了其间的真谛:有些话说出来只是个笑话!

沉默!沉默是我唯一的自由。

我看见越来越多的青年疲惫不堪,有些人痛苦快乐,有些人快乐却麻木,有些人睡着却没了,有些人开始做梦却醒了。但我们总是要前进的,即使不知道路在哪里,我们有的是信念,是决心,是摸索,前面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的,我们的声音像暗流一样涌动,有一天我们甚至能真心的说:我爱你,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