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2012-09-11 18:54 | 作者:醉红颜 | 散文吧首发

清明时节纷纷

恍惚听见北宋词人晏殊轻声吟唱:“燕子来时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早已不再眷恋着无情的城市。遥望窗外,梨花还是有的。正伴着细雨,飘飘悠悠地落下,如纷飞的彩蝶。无暇的白色,浅浅的香。缠绕着这初来的春天,也缠绕着被雨打湿的清明。

最早接触清明,是杜樊川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诗和雨是分不开的,而清明也总是有雨。那冰冰凉凉略带着寒意的雨湿润了我的灵魂,滋润了我的心。我说,清明的时节天空飘落的不是雨,是泪,是诗人的泪。若是没有感情的雨,怎能让人“欲断魂”呢?

中国文人似乎都很偏雨,大概是雨符合他们善感的思绪吧。雨打在枝叶上,打湿了大漠胡杨,打湿了江南烟柳,也打湿了千千万万墨客的心。“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雨时。”李商隐的诗是湿漉漉的,包含浓浓的雨意。唐文宗太和五年的四月,杜牧登上高楼,凭栏远眺,放眼望去,雨雾茫茫,随口吟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竟成了千古绝唱。也许是小李杜那个年代内忧外患的缘故,他们的诗中总有那么一股淡淡的忧伤。令人陶醉,令人痴狂。

我对清明没有什么概念,自然也不会虚情假意的表达什么哀伤。我只是近乎疯狂的喜爱那些诗。这些诗人独倚危楼,手持半樽清两酒,长长的衣袖,偏散的头发,嘴角勾出若有若无的笑容。窗外雨蒙蒙,身后早已有人备好狼毫笔,宣州纸。灵感一至,又是一千古绝唱。一袭白衣,通身散发出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深邃的目光仿佛可以看见烟雨之后的天际

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纷纷的雨。我向窗外望去,濛濛的雨雾中,一个孤独的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顺着他目光的方向,是一座酒肆。酒肆前飘飞的酒旗上,依稀写着杏花村的名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