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意义

2012-08-24 22:50 | 作者:野山 | 散文吧首发

文/浩涛

建筑对于人们的影响是除了天空、大地、山脉、水流这些自然景象之外,最主要的人为景观影响,是我们和这些大自然相连接的重要构成。是人类文明在这颗蓝绿色星球上遍布的星星点点的美丽装饰。

西方人对于城市和所处环境的协调整体设计在文艺复兴时期上升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就像他们对于光线,对于解剖,对于透视的精确严谨的态度,这种精密和细致用于各建筑之间的穿插设计组合以及建筑和自然的切入结和。在这样的格局当中,突出人的设计精神。

我们古人也用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来顺应自然的规律,有机的将建筑安排于环境当中,并将自然形态移植到建筑的内环境,我们是以自然为主导的居住理念,如今这种理念的精髓需要到邻邦的日本才能体会得到。

东西方的文化优势和特色从古建筑上一览无疑,当今的全球化走向带来建筑形态差别的慢慢消除,在将来地球村的框架里,世界是需要大一统的建筑还是需要各具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建筑已经脱离了它单纯和自然相连的关系,变成一个和政治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

不管我们强调怎样具有中国特色,如今我们的建筑形态已经绝对的西化,无论是归结于西方文化的霸权也好,我们又在如何的发起文化产业的战略反抗也好。这种受伤的情绪心理在欧洲这些同样有着古老历史的国家不会产生,因为他们小心翼翼保护下来的古老建筑给他们带来稳重而坚实的自信

我对于建筑知识所知不多,因同属艺术门类,在去各地时会特别观察每个地方的建筑形态,和这些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当地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建筑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所有城市的个性都已经被统一的建筑形态给抹除,只空留下各城市特色文化在怨妇一般喋喋不休的唠叨不停,没有人有太多兴趣去听她们的反复强调解说,有本事把你的家底亮出来瞧瞧!

一座有着悠久文化的城市必然需要和他文化相应的建筑群,仅仅留下几座被挂牌的房屋只是在那告诉别人曾经有过的故事,不能让人在其中行走切实的亲身感受。它们除了表示城市规划给文化“高抬贵手”的意味,更多的是显摆展示、收受门票。

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只能在各离开城市建筑侵占的边远地区才能感受得到,只是很多古老建筑群在倒塌消失,有幸能具备旅游条件的乡村得到快速修缮保护,急切的经济回报让众多的建筑细节不伦不类,除了游览观看的功能外,文化的整体视觉感受变得七零八落。

每次出到一个城市和乡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这个地区的建筑,和这些建筑带来的视觉感受,从而判断出当地的文化特性与人们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一个有着真正文化保护意识的地方不会一应的去追求流行的规划建筑格式,而是像恭敬的晚辈般将祖宗留下的家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既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又不至于让自己无根无姓,不会为了脸面将古旧破败铲除遮掩。而是系统的修缮,自信十足的将他们展示于大家,让来到此处的人们在他们的古居古街中闲步熏陶那一番古意,那一番自在。

建筑的意义不只是我们的居住场所,它内含每个地区的文化信息,体现乡镇的传统习俗,代表城市的性格脸面,关乎我们的意识形态取向。我们不能只以居住功能来进行整合,不能以经济效益来实施设计,而需从环境的走向来进行美学的融合,依据文化的长远思考来进行规划,借助传统符号来进行设计,贯穿性格特色以区别于它处。将我们的自然哲学观和居住理念用现代设计精神融入其中,让飘游于荒岭旷原之上的华文明得以有栖身之所,让世界看到我们的悠久而强韧的精神堡垒!——这些将带来建筑意义无穷的延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