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革相遇的北京两学生

2012-08-20 12:47 | 作者:马嵬 | 散文吧首发

思念文革相遇的北京两学生

2011年元月2日,儿子开车带我们逛北京。一路上,儿媳陪老伴有说有笑,我坐在儿子旁左右张望。北京变化太大了,一派国际大都市的繁荣景象。我们游了天安门广场,天坛,巢。真是心旷神怡,志趣昂扬。特别是我们全家四人气宇轩昂地登上天安门城楼,倍加感到无比幸福。我们在城楼上漫步,游览,参观,照相。尤其是站在走廊中心,手扶玉石栏杆向广场瞭望: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庄重威严的人民大会堂,那容纳民族辉煌的历史博物馆,那昂然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松柏掩映的毛主席纪念堂,真使人心潮汹涌感慨万千。我们一介平民能在代表国家形象的地方观瞻,我们多值重啊。

一天的游玩,开心极了。当幕初上时,我们驱车返程。车行在长安街上,仿佛荡漾在霓虹灯的海洋中。我南北观看,目不暇接。当车走过王府井大街时,我忽然想起文革中遇到的两个北京学生,不尽陷入沉思之中。

那是1966年国庆前夕,我们高六六几位同学随着大串联的开始,急切茫然地来到北京。新奇与高兴,自豪与冲动充满心中。多么荣幸啊,我们这些来自西北农村的学生。那时全国各地到北京的学生成千上万,我们被红卫兵接待处安排到北京医学院。因为正值国庆前夕,学院就组织我们走方阵,为参加国庆大游行做准备。我们所在的方阵为一个排,排长是位女大学生。她黝黑的脸,胖乎乎的中等身材,显得格外聪明精干。除了带领我们挥汗如的训练,她还负责照顾我们的吃住行,给我们教唱革命歌曲。最流行的就是《万岁毛主席》和《造反有理》。当我看到她站在我们队伍前那有力的挥动打拍子的形象,心中很是敬仰,想着自己啥时也能走进北京的大学。十月一日早四点,大轿车把我们送到东长安街的指定位置,处在十几里长的游行队伍之中,静静地等待黎明。十点多钟,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广场行进。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翻江倒海。红旗语录本飘扬挥动,遮天蔽日。我们青年学生完全沉浸在无限忠诚的狂热之中,在天安门前欢呼跳耀。这一切行动,女大学生一直关照着我们,唯恐我们在瞬间冲动而秩序混乱时,走失队伍。她的负责精神和组织能力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四十五年过去了,她现在一定是位医术高明且已退休的医生,或是医疗战线上领导者。我不知道她的姓名,只感到她是一个激情奋进的大学生,鼓舞了我积极向上的心情

大串连中,我和几位同学还去过三个城市。六六年底,我参加了学校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担任了队长。1967年是文化大革命派性斗争逐步升级,直至到处武斗的一年。我们宣传队在县城工厂,还步行百十里到农村不断演出,给所在的派别拉势力。秋月的一天,我们正在学校的教室里排练,一个手拿新疆手鼓口说普通话的瘦小学生走了进来。他看了一会儿,便和我们乐队的同学聊起来,炫耀他的手鼓。原来,他是北京一0一中学的学生,到西安串联,顺便到我县的十三化建公司看望他父亲的一个下级。他说他姓徐,他父亲是军委文革领导小组的成员,靠边站了。他父亲的下级也在挨批斗,他不敢去找,便来到学校。我们很同情他的处境,给他安排住处,找被褥,买饭票。他就和我们一起活动。他给我们讲了许多从没听过看过的事情,讲了一0一中学高干子弟的上学情况,还说只要他从学校传达室打一个电话,马上就有吉普车来接他。我们似信非信,但却都喜欢他的可,坦诚。一天晚上,我们去秦岭公司陇西俱乐部演出,他也跟着去,硬要走在队前(我们为了保护他,让他走在队伍中间),还高高地举着队旗。演出当中,他跑到台下观看。一会儿,我怕他走失,急忙到台下找他。他说在外边邮局打了个电话。我说了他几句,就陪他看节目。突然舞台口左面挂出一张牌,写着“北京来的同学请到外边,有车等”。他马上向我告别。我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地送他上了车。我看着车行进在昏黄路灯下,真有说不出的担心和同情。也是四十多年了,我真怀念北京的那位同学,他当时最大是初二的学生,纯真心灵受了多大的刺激啊。他现在大约五十八九了,一定干到大事了。

适舒的小车驶出高速路,转弯时晃醒了我。我的思绪回到了明亮的现实。我们那一代学生都老了。人世沧桑,世事变更有都大呀。我这个最基层的公务员,和老伴从西北来到儿子工作的天津享福,多美好啊。把过去的陈列在记忆的角落吧,让未来召唤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