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

2009-01-04 18:20 | 作者:默默彳亍 | 散文吧首发

这场战争来得奇异。

一边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满蒙汉八旗铁骑,浩浩荡荡六万之众。另一边是人数仅有两万的宁远守军,他拥有的只是一座“孤悬关外二百里”的小小市镇。攻守双方,一个是纵横疆场百战百胜的“野猪皮”,另一个是年轻后生袁崇焕。

当八旗将士一路扫荡,如入无人之境直抵宁远城下时。努尔哈赤用习惯性的手势下令八旗子弟冲锋。当战马和攻城梯冲至200米距离时,袁崇焕顶着满天的箭矢,大吼一声:“开炮”。那是一个瞬间,“一炮即开出一条血渠”。在布满地雷与尖刺的宁远城下,血色代替了各种颜色的战袍。纵横驰骋的战马与锋利的马刀败在了火炮口下。

努尔哈赤本人亦受炮击,三个月后因毒疮死去。

消息传回北京,举国大庆。袁崇焕和他的宁锦铁骑个个受封赏,全军晋升一级。当然,一场所奇异的战争就要就要有个奇异的结果。比如说,让魏忠贤的干儿子连升九级,比如,让袁崇焕顶“不将剩勇追穷寇”之罪。

但是,帝国还是帝国,袁崇焕还是袁崇焕。他依旧精心巩固宁锦防线,虽然,有了“五年复辽”之承诺。但是,那些催饷的奏折还是被“淹”。

五年,不是太,但也长得足可以做一些事情。比如,整治山海关外明军战斗力,比如,再筑坚城再购利炮,再比如收复大凌河以北诸地,建立固若金汤的山海关防线。

五年之后,袁帅做了两件意义非凡的事。一是诛杀心高气傲,不领调遣的笔文龙;二是上书加强蓟门的守备力量。

五年之后,皇太极只做了一件事却影响更为深远。八旗军取蓟门南下。他们一路烧杀抢掠。蓟门总督几乎未组织反抗,就为他的松懈付出了代价。代价内容是:中原的一切。

外族的铁蹄带着锐不可挡的锐气,一日连克数城,劫掠无计。最终直达京师城下。

又是一个城池,坚城利炮。

一切似乎都在重演,况且八旗大军面对的是天下的勤王之兵和远胜于宁远的守备体系。

只是,有一点在变。袁崇焕和他精选的二万五千宁锦铁骑抵达北京时,京师戒严。京城的大门没有挡住各地援兵,却挡住了袁崇焕。二字“戒严”,搞得辛苦赶来的将士们不知所措。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戒严”并没有挡住皇太极的“第五纵队”。一溜细作潜入城内。他们说:“以前毛帅在的时候,后金有后方之忧,一步不曾踏上大明国士。现在好了,一个袁财焕,让咱们遭罪了。”“你们不知道吧!袁崇焕早就和皇太极商量好了。他们不是同一天来的吗?在辽东,他袁崇焕早就跟皇太极秘密来往好多次了,说是和谈,他早投敌了。”、、、、、、

第一日,袁崇焕受诏入内,授领天下之兵拱卫应京师。第二日,该职即由满桂接任。第三日,宁锦铁骑与八旗大战三次。奇怪的是,八旗大军占了上风,皇太极就下令后撒。袁崇焕不明白,但城里的人自以为明白了。第六日,一位将领在袁崇焕大帐内放声哭泣。连日大战,转战千里的宁锦铁骑没有片刻休息,没有任何补充,就连大战之日也不见城中一兵一卒。但是发生了另外的几件事,宁锦军中士兵被守城用的石块攻击,数人毙命;几乎所有派出巡逻的士兵均遭城中百姓袭击,有一队甚至悉数被杀死;最严重的是城中军民用大炮轰击,同以前一样,“一炮即开出一条血渠”。

宁锦军中怨声载道,士卒中甚至有高呼“打进城去”者。

又是一日,皇帝召开勤王大会,刚一开始,崇祯皇帝劈头盖脸骂道:“袁崇焕,你为什么诛杀笔文龙?”接着历数他的罪状。最后,议成了凌迟处死。三日后,在京师百姓的臭鸡蛋,菜叶,唾沫,咒骂中,曾经的英雄,今日的通敌贼子,在被剐了三千多刀后,死去。

他的肉一两一指。“城中百姓顷刻间,尽食之。”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留下一句“暂不拿下那城中的痴儿。”的壮语,大笑而去-------

五年前,努尔哈赤身受炮伤,败在宁远城下,恨恨而归,城墙上是袁崇焕古名将的翩翩风度。五年后,皇太极满载钱帛子女,大笑而去,对京师不战而自胜并全身而退。城楼上是袁崇焕受尽耻辱的人头和崇祯皇帝自以为是的长吁短叹、、、、、、

翻检史书,时常有一种受伤害的感觉。诚如明清专家李亚平所言,“当一个国家,一种制度腐朽没落时,我们就会发现,那会是多么对不起它的英雄儿女们。”每每国家遭难,付出最惨痛代价的就是这些平时受排挤,被边缘化的文人和将士。比起他们所受之待遇,我们惊呀地发现,他们是一座座心灵孤城的守城者。但,可惜,正如那个“我一个人就可以守住宁远”的人一样,在大环境下,他们只能身死卫国,甚至还会身败名裂。

我在想,假若清朝史官们早早学会了汉朝士大夫的那一套虚伪的话,诸如袁崇焕这类死时身败名裂,连明史稿都恨得咬牙切齿的人物还能否沉冤召?杀死他的人们大概都认为自己是除了大奸大恶。殊不知,他们把又一个能挽狂澜于即倒的英雄凌迟处死,死得惨痛万分。

人们常说,公道自在人心。真是如此吗?那些所谓公道是否会如“未庄的女人们”闲谈时道出的“真理”呢?又或者仅仅是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们的“君子言行”呢?中华民族之劣根性害了多少英雄儿呀!

再看袁崇焕,一生为大明,却死在大明手里,并且一度是个“通敌贼”。试问,历史上有多少“袁崇焕”呢?有多少仍然背负着骂名的“袁崇焕”呢?有多少曾背负骂名又最终历史遗忘永远,得不到沉冤昭雪的“袁崇焕”呢?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最有价值的大明史料要到朝鲜国去查了。

原来,文化程度极高的中华民族是这副模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