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绥德

2008-12-31 09:11 | 作者: | 散文吧首发

晚上十点半,中央十台介绍西北黄土高原的过年风俗,一个熟悉的名字,真切的传入我的耳朵:绥德。接着那熟悉的黄土坡窑洞,头扎白毛巾的老汉,一一展现在画面里。

哦,那就是绥德,我的第二故乡,我奉献了四年美好的地方,此时沉淀在我心中的记忆,被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揭开,陈年的往事,美好的回忆,从心中涌出。

十几年前的春天,春寒料峭中。西行的列车把我们二十多个平阴小伙子,从父母的身边,拉到西北的军营,火热的军营训练,把我们这群毛头青年,转变成一名军营男子汉。此后的日子,在紧张的军营生活中,我们慢慢地适应了她,慢慢地被她接受,渐渐地把自己融入了这个大西北的小县城。我们奉献着,我们感知着她。

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漫无边际的黄土山是她的标志,“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爬到山顶,放眼四看是一马平川的黄土地,纵横交错的沟壑,山上到处种满了各种庄稼,沟底是金黄的向日葵花、山鸡、野兔、野鸽群飞群舞,我诧异这么荒凉的地方,竞也这般生动,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嗅着黄土地的气息,望远四方,碧蓝的天,白白的云,唱着战友们自编的

歌“我站在葡萄梁上,举目就望四方,望不见黄河水后浪推前浪,望不见我的家乡,啊,

美丽的绥德县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任心情自由自在的荡漾。

绥德县,在大西北交通不发达的黄土坡自古就是一个交通枢纽,北接宁银川,南连

省会西安。县城虽小但“五脏”俱全,这里的车站,国营旅馆有多处,商场、舞厅、台球室、影剧院、酒店等一应俱全。各种美食:羊肉泡馍、凉皮、各种面食应有尽有。南来北往的客商常在这里交易,小住几日,交交朋友。然而县城的繁荣与城外山村的贫穷形成很大的反差,这里的农民居住分散,村落较小,有泉水的地方才有几家或十几家依山开凿的窑洞,几乎都没有院子,出村的小路是大坡连小坡的窄窄的小路。运输庄稼及生活用品全靠肩挑背背。走进窑洞,最明显的是宽宽长长的炕,家具很少。洞内暖夏凉,几乎没有蚊蝇滋扰,来人便被热情的招呼到炕上,摆上炕桌,端上茶水,农家的饭食很简单,全是自种自收的天然食粮,清淡可口。淳朴的陕北人那特有的热情会让你想到战争年代的延安军民鱼水情。

绥德自古为名城,乾隆皇帝亲笔手谕“天下名州”四个大字镌刻在县城中街正东的一块天然岩石上,火红的大字似乎昭示着遥远的古代的繁荣。城西有保护完好的蒙恬将军墓高大的石碑镌刻着这位开疆大将的丰功伟绩。城西合龙山,庙宇毗邻,青烟袅绕,香火挺旺,当地老百姓盖房、迁屋,婚丧嫁娶,求财问路的来往不绝。城中无定河宽宽的穿城而过,季如黄龙咆哮,水能漫过河中的吊,无雨季节清澈见底,水不过腰,正是它浇灌着河两岸少数的菜地,供给着整个县城的新鲜蔬菜。北出县城的是横跨无定河的千狮大桥,桥上大小成千个的石狮子,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展示了陕北人的精湛手艺。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陕北人特有的性格,传延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纯朴、率直、勇敢、敢于老天抗争的性格,在那么荒凉的地方,生活了近千多年的绥德人,与天斗、与地争,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革命年代,刘志丹、谢子长闹革命,红旗插遍了整个黄土高坡,奉献了几百万的热血青年。抗越自卫反击战,几十多个绥德小伙,都静静地躺在城南山下的烈士陵园,绥德是座英雄的城,绥德人是英雄的人。

陕北信天游早在八十年代就唱红了大江南北,一曲曲高亢激昂的歌传颂着抗争与情。当地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唱上一段,你可以想象放羊的老汉在蓝天白云下挥着鞭子,粗犷地高唱,姑娘小伙在宁静的月光下深情地对唱,不用管歌词的美妙,仅这种情景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的社火,早早的街上便堆上一个个由木柴和煤块砌成的高高的柴堆,幕来临,火点起来,整个县城都亮起来,满街变成人的海洋,人们围着火堆牵着手,一圈一圈地跳着,欢笑着,许着愿。当地的人们说转上一圈能保佑明年不生病,能实现你许下的愿。电影和剧团都搬到街头,通宵放演,礼花一浪高过一浪.。庆祝活动持续三天,在这三天里,人们忘记了苦难、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忧愁,尽情的享受生活的美好。

写这么多,总觉得还没有写到皮毛,记忆的闸门刚刚开启,沉积的情感才刚出头。我不能再写下去了,因为那四年的记忆太多,几乎每天的记忆都能写满整张纸面,我虽然可以尘封我的记忆,却不能压制我的情感,让陕北那片美丽的热土永远深藏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天我会回去,再去看一看我里常见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