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 冬 问 秋 生

2008-12-29 11:25 | 作者:古船印象 | 散文吧首发

对于秋生老兄的认识,原来一直停留在印象中,因为很早就从报纸上广播里看到了也听到过他的作品,但一直对其是陌生的。因为邯郸的地源大,作家多,再加上我的无名,所以我只能是站在山脚下来仰望这个人的高度的,我是钓鱼者,也自称为散仙,偶尔写点东西也是自我在屋子里憋屈,自己的感受给自我看看的,一是因为我底性不够厚,二是我没有在那些国有的单位工作,我的每天算计着怎么去生存,没有那大把的时间来心神定性的去想去写的。这些年博客的兴起,使得我也有机会把写的一些东西直接的发到了博客上去表露自己,也有了机会去直接的去面对那些大师级的作品。秋生老兄就是一位。

后来有时间参加了一些文学会的交流,得以在大会上站在某个角落里去看见那个活的安秋生本人,听市前主席现在的名誉主席李青山老师讲他心中的秋生印象和对他作品的点评,也听安秋生本人在台上台下的隐隐语语的讲解自我一些写作的感悟和写作的快乐,以及一些写作时心态的构思和表达的观点,这个人物在我心里的印象逐渐的完整丰满起来。

再后来在参加中国散文学会授予邯郸《中国散文之城》的会议上,我有机会得到了他的一本新作《把手给我》,回来后我闯进了他的文学世界。

作者一书主要是描写了他对故乡的亲情和向往,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提醒着自己说:我是武安人,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有着我所有的开始和最后的结局。作者说:走过几多的岁月,但几十年来一直有一种内心深处的疼痛灵魂里挣扎、渴望,那就是对于故乡,有着太多的情感上的依偎。作者说,依偎着它就备感充实,便觉得光阴没有虚度;依偎着它便觉得快乐,便有了一种光明的寄托;依偎着它便觉得幸福,便感觉自己成了一棵尚在思想的苇草。作者把故乡比喻成了一只手,想要表达的就是要把这支手紧紧的握在手心里,虽然书的名字是作者点评一部电影的作品,但这丝毫不能掩饰的是作者本书中流露出的强烈的家乡渴望之情。

作者很细心的为本书做了布局。开篇之作:《叫一声娘,我以泪流满面》。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给揪了起来。是呀,在我们生长的岁月里,除了在外面的脚步匆匆外,我们曾几时有时间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诚心的叫一声:娘,我回来了,我看你来了?恐怕我们更多的是顺口叫一声娘,我要怎么怎么的才是的。所以作者写的这篇文章,是以一个诚心的孩子记写了母亲是怎样从一个苦命人的命运说起的,又是怎样以一个类似童养媳的角色来到父亲的这个家的,又更是怎样一手把这个曾经飘坠的家给坚强的撑了下来的。那可怜的姐姐,我可怜的母亲。

母亲的故事是我们这些为子女一生都道不完的话题,但我们能有几多的心思去想过母亲的心态和愿望?而作者却把母亲为家生活的细腻都深刻的刻写在了他人生的故事中,母亲是怎样的操持家务的饮食,是怎样的照顾子女的穿衣冷暖,是怎样的教育自己孩子的品德言行。

我很为作者能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也在读作品的同时为自己也做为另一个女人的儿子而惭愧。我更想借作者的这篇作品而对大家做出呼唤:我们应该去更多的关心我们现在尚在的父母亲,因为他们毕竟是我们所有想的唯一。试想,一个对自己父母亲都没有亲情的人,能对你这个朋友诚心的好吗?

沿着作者的感动之心,我一路的读了下去,感悟他记忆父亲的与好;追问着那支手镯的情感;也感动着舅妈的爱情信念。

随后作者写到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在《远去的萧声》里,作者写道:宋叔平反了,但时间再也追不回来了,因为青远去,那纵有豪情万丈的建功立业梦,也只有就这样幽幽怨怨的付之萧声中了。在《故园杂记》里,作者写道了老宅,写到了母亲对它的情感,纵然在土改中分到了新房子,也不舍得自己这穷窝,也写出了自己年轻时对老宅的不明白。作者借“管井”描写了一个家庭在那样的年代里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和走过来的。说实话,我的老家曾经也有过一眼老井的,我也曾经历过和作者一样的挑水和抬水的故事,也对那眼水井有过曾经的好奇和恐惧的,所以,我能懂得作者对它的记忆和留念的。平凡在普通不过的山野之路,但在作者的家乡里,竟然成了崇高的官道,也正是这条官道,才牵引着小村和外面世界的联络,也正是这条官道,才走出了作者的梦想和现实的成就,读到这里,也就难怪作者对它有着太多的情感在里面了。

我穿过布鞋,也听过那首《中国娃》歌曲的豪放,但我却没有作者独到的理解和想象,我曾经穿的布鞋也是母亲一手一手的缝制做的,但我却忽略了母亲那双做鞋的手。作者说:那看似一双双普通的布鞋,其实是母亲丝丝缕缕的辛苦,或者说是母亲丝丝缕缕的恩情。作者用一双布鞋的开工,深情的记写了母亲是怎样从一开春就早期的关爱孩子们的冷暖的,也道出了年长后的自己是怎样忘记母亲布鞋辛劳的。从劝解到母亲的误会,从没有珍藏一双母亲做的布鞋到成为了一个永远的念想。几句话,作者就真白的说出了对母亲那份的情感。

作者放弃了远出,作者守侯了一份家乡的诚挚,在第二辑里作者用《小城话》、《小城情缘》深情的描写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这份感情,曾经在写作之前焚香沐手,曾以静静的夜灯为钩,去打捞自己和小城之间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往事旧情。从母亲油灯下的描述,到自己以客人的身份参观小城,再到大学毕业以后以一个工作者的身份住进小城,随后作者又以自己儿子的出生和成长记载了小城的发展和灯伙阑珊的都市变化,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深入细致的写到了自己和小城的一起感恩岁月,一起见证辉煌。最终选择留在了小城的安居,除了它的发展之外,还有着作者自己对小城的依恋,依恋它的生活环境,依恋它的人际关系,依恋它来自乡村的淳朴厚道。

小城里有着作者自己的故事,而自己的故事也和小城一起融合在了岁月里,面对这半个多世纪的浸染,又怎是一个脚印所能分的开的?还是那份心愿:祝福小城越变越秀美,越变越佼好,黎明的时候,作者说出了自己的问候:小城,你好。。。。。。

北方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米面的,更离不开当地的特产粮食:谷子,而谷子经过辗碾之后,就是最顺心养胃,提气安神的小米了,对于生于7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我们似乎都是吃着小米饭长大的,当然也就有了自我许多的认识和认知,但又有谁能能这么细腻的去体会它的存在呢?而作者就注意到了,而且还很详细细致的溶进了自己的情感,也找到自己的心悟,在《家乡的小米粥》里(书里名字叫武安人与小米粥,但因为我喜欢作者在报刊上发表时用的名字所以就用它做标题了)。作者从七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写到现在,写到了米粥的熬法和喝饭,更说出了熬饭的“学问”。并引用典故作出了完美的解释。也真情的借题赞美表达了对乡亲们在那些苦难的生活中曾经的韧性和定力。

一路看下去,我不时跟着作者字语的跳动而感动,那《惑也不惑》里的肯定自己,欣赏自己;那《武安人的面子》里住宅讲究、摆设讲究、穿戴讲究,都表达着自己对做为一个武安人骄傲和自豪,但作者并没有就此就失去自我,而是又话题一转的说了也有的缺点:吃喝不讲究。作者用一种辨证的手法,写出了对当地人的唤醒和指正,呼唤当地人应该用一种更理性的生活态度来追求生活的真、善、美。也许作者的声音并不能起到什么扭正和改正的作用,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但身为当地武安人的一分子,作者起码做出了自我该有的表态。我为他鼓掌。

我知道作者还是个学者,对民族的历史也有着自我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从那一份厚厚的《赵地随想录》中,我就了解了作者几多的学问渊博,和自我对历史是非的判断价值观;也从《苟利国家生死以》中了解了作者也有着一份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抱负。作者也是一名国家干部,也是主管着一方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发展。我个人觉得在很多时候,用和谐声音的呼唤去改变社会的认识观,远比那些生硬的条令也许来的更能有效的。

武安的历史很渊源,在当地的民间也散落着许多的豪宅大院的遗迹。我也爱好这个的,所以我也是有时间的话也经常去那儿出没的。但我没有作者近水楼台的优势,也没有作者知识渊博的深厚,我有的认识只是一些皮毛上的知解,而作者却有着更深度的解刨和思考。《庭院深深话沧桑》一文作者就用了了的几处“徐家大院”、“房家大院”就代表的写出了那个地方的水土历史和情缘,给我这个爱好者提供了充实的认识的。

说到作者的历史渊博,就不能不提作者的大作《药鬼子记事》,虽然作者只是在本书中一带而过的点说了一下,但我却从作协赵主席那边了解了更多的内幕。作者为了那一书的记写,曾亲身历徒的走河南,行东北,穿走乡村,用第一手的资料掌握了武安人当初曾经经商的道路,作者用近四年的时间写出了历史上的武安人是怎样的走西口,闯关东的。也写尽了武安人悲欢离合的恩怨岁月,和造福一方的慷慨行为赞助教育、公益事业的壮举。再此,我深为作者对创作的恒心和对历史的负责心态表示敬佩。

我用了近三天的时间,读完全书,随后的脑子里却是一片的空白,因为我无法用一个确定的词语来给这位学问的大师?还是国家的干部来下定义的,我知道我的的定义并不代表什么,但我想这总归是我的个人定义吧。我把思想放置了一个月之久,想沉淀一下再说所以。但他书里的文字却始终向开锅的热水似的平静不下来,我想也我没有桑麻作家能用全局似的眼光来整体轮廓的方式来点评作者,所以我只好用我的流水作业的方式来一一的细说,这就是我的读后感悟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