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动物

2012-07-02 19:49 | 作者:鄱阳湖的风 | 散文吧首发

李文旺

在我小的时候,老鹰、黄鼠狼、蜻蜓、知了、萤火虫、青蛙、穿山甲、大雁、野鸭等等等等动物,都是生活中可以见着的动物,可是到了当代,这些动物却慢慢地渐行渐远。

想起古时候,许多诗歌是对于动物的描写,或者为写动物而写动物,或者借物抒情,诸如,“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月黑雁飞高,单于遁逃”,“斥鷃每闻欺大,昆鸡长笑老鹰非”,“白云无声山魈啼,桃花落地老鹰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纷纷”。至于描写蜻蜓的诗歌就更多了,比如“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晓帘串断蜻蜓翼,罗屏但有空青色”,“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哪怕是对于萤火虫也不乏诗歌加以描述,其中就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生活是创作的第一源泉,所以也可以说,正是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可供描写的动物,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优秀诗句。

后来,知了少了,蜻蜓少了,萤火虫少了,青蛙少了,大雁少了,就更不要说黄鼠狼和野鸭了,至于穿山甲现在江南几乎绝迹。

在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将动物不断残杀的进程中,也不乏善良的人们发出保护动物的呼喊,于是,有人喊出:“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不是吗?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的:“只有在有外国人的环境下,中国人往往会显得更加有凝聚力”。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只有在有动物的环境下,人类才会显得更有亲和力”。之所以会是这样,因为其中蕴含着一条永恒的真理:有比较才有鉴别。人类之所以为人类,那是因为有了无数动物的对比和陪衬才得以显现。如果世界上的动物少了甚至绝迹了,人类将会成为孤独的动物,这将是多大的悲哀啊。

是的,别的不说,我小的时候,望着那密密麻麻的蜻蜓,我们彷佛到了一个极乐世界。天,捉知了、逮蜻蜓、抓萤火虫常常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快乐之源。天,捕捉野鸭往往是我们获得物质和精神双重丰收的最佳方式。当然,因为我们当时还太小,也不知道我们的行为如果加以扩大,那是对于动物们莫大的伤害。假如我们知道这些,我们不敢保证阻止大人们干这些伤害动物的事情,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不干这些缺德事。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为了人类多一些朋友,多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朋友,让我们对动物们多一些呵护,多一份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