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2012-06-20 11:41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故事中的大道理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首席教授郎咸平先生在一次《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演讲中讲了一个用来打比方的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一位A先生挖一座金矿,可以赚100元钱。然而,他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他给10名矿工每人发放仅够维持温饱的1元钱工资,还剩下90元,他很富裕。第二个选择是,给每名矿工发5元钱工资,矿工除去一元钱维持温饱,还剩下4元钱积蓄。于是,他们会拿其中一元钱去买奢侈品,而此刻A先生则发现了他第一个投资机会,就是开一个大卖场,专卖这些奢侈品。他招募了10名女售货员,10名矿工和她们会结婚生子,然后矿工又准备花一元钱买婴儿用品。这时A先生又发现了第二个投资机会,就是生产婴儿用品。接着,这三口之家又决定用积蓄最后剩下的2元钱买一座安身的房子,A先生则又发现了第三个投资机会,去做房地产开发。等金矿挖完了之后,A先生却仍然拥有自己的产业,而且越做越大了。A先生的这第二个选择,叫做“藏富于民”。

如果A先生做第一个选择,其结果是金矿挖完矿工失业。他既无法开大卖场、生产婴儿用品,也做不了房地产开发,因为缺少这三个方面的市场需求。这时A先生便面临第一个困境,就是投资经营环境恶化。于是A先生为摆脱困境,又不得不投入40元钱,安排失业的10名矿工去修高速公路。结果,高速公路修成后,却没有汽车在路上跑,产出为零,而且10名矿工又失业了。此刻A先生又接踵面临第二个困境,就是产能过剩。

郎教授用“A先生”代表投资建设的国家和私营企业主,用“10名矿工”代表作为社会消费主体的劳动者所假设的这个小故事,就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针对性。尤其对这个小故事所揭示的有关收入分配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所作的画龙点睛的诠释,也是十分精辟和意味深长的。当然,对于这个小故事人们还可以有多种见仁见智的解读。但是,无论哪一种解读,必然离不开“藏富于民是避免经济危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个核心。

近来来,我国经济增速略有回落,财政收支有所趋紧。一系列数据表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富于民不仅关系民生,更是拉动内需、驱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之举。要还富于民,就必须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增加初次分配中的国民收入份额,彻底扭转分配严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说,这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黎民的无可争议的共识。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今年“两会”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不是楼价高、官场腐败,也不是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而是“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关乎能否真正实现还富于民、改善民生,关乎能否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目前,人们正在急切地期待着中央政府能出台更多“还富于民”的新举措。

其实,郎教授假设的小故事所揭示的大道理,不仅仅是从事情表象说明,由于A先生的错误选择,导致他先后面临的两个困境,而是从深层次的事情本质上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只要存在“多取少予、富在官商、贫在黎民”这种典型的赤裸裸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诸如投资环境恶化、产能过剩、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等周期性经济危机,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有人可以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但是他们却无法否认从原始资本主义到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危机的历史事实。

诚然,小平同志说过:“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毕竟不是完全等同的。否则,“中国特色”又从何谈起?试想,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也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用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手段,贪得无厌地剥削工薪阶层的劳动剩余价值,将他们视作为资本增殖创造利润的生产工具,那还是社会主义吗?!

毋庸置疑,资本主义生产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为少数人发家致富服务的。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应该改变以“少取多予、还富于民、改善民生”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否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将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演变在所难免。总之,实践和历史的演变将会证明一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