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

2012-05-29 16:52 | 作者:小雪花 | 散文吧首发

作者:祖珊琦

写于2012-5-29。

每天吃完早饭,我都要推着妈妈出去走一走。

这一天,我们并没有计划好执意要到哪里去,于是,就朝向大福源的方向,因为,前两天我们刚刚去过滨河公园在那里观看打拳和跳舞的人们。不知为什么,感觉,不像头两年那么人多了。但是,也还是有个别的中老年人在哪里拉琴呀,和练集体舞扇子舞什么的……

记得,前年我在家养伤的时候曾经托院里一位朋友(一起打太极拳的),帮我在东关公园买过一双轻便的手工布鞋,黑底的条绒布面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儿穿起来很舒适。底子是用胶皮轮胎裁制成的也很耐磨,我练拳时很喜欢穿它,现在都已经两年多了,脚尖快要磨透了。所以,我推着妈妈转向了东关公园的方向,想再找一找,看看她说的那个卖鞋的现在还在不在?

我们从侧边的入口一直转到了正面的入口处,都没有看见一个摆摊买鞋的人的影子。于是,我对妈妈说,我们进到里面看看吧?妈妈近来随和了很多:你随便吧!

我于是将妈妈扶上台阶,然后,再把轮椅从台阶上搬到公园的里面。有一点让我很费解:入口明明修建了方便残疾人的坡形通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两边又都安装了矮栅栏还用大锁严严实实的锁了起来。是担心骑自行车的人随便闯入吗??

不管怎样,公园免收门票,是政府对市民的一项福利。

很久没来了。记得,我还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带着孩子来这里划过船。那时候,游园的人很少,公园也没有多少景致。记不清,是不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的事了,以前,在这个公园里好像还有过金鱼馆和一个像是花坊的地方。那时候,这两个地方是我最喜欢看的……

现在,一走进公园从那些曲径通幽的石板路、小流水,就能看出公园的园林仍在修建中。因为搞不清方向,我只好选了个不用过拱桥的路走,(那拱桥看上去比较陡,我怕推着轮椅下坡的时候不安全)到了亭心一看,原来是个孤岛。因为再往前面的路都是比较陡的石级,轮椅根本无法通过。

所以,只好在亭心找了个石凳坐了下来,正前方的仿古亭子阁里面有两组好戏曲的票友,在京胡的伴奏声中有板有眼的唱着京戏……妈妈告诉我说里面那拨儿人没有我们对面的这位带眼镜的先生的老生唱的好。我听了听还真有那么点儿门道。妈妈在大兴样板戏的时候,也会唱很多京剧选段呢!

我又抬起眼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不远处的外围还有一些喜欢戏曲的人在学唱旦角,也是个个字正、腔圆。再远处还有一些人在练剑。收回目光我往公园的深处望去,在绿树的环绕和掩映下,我发现那一边,更是人影绰绰热闹非凡,好像是有一群人在欢歌起舞……

这时候,我看见妈妈的脸色不太好,“咱回去吧,我有点累了……。”

虽然,没有找到卖鞋的,但是,我们却真的发现了一个绝好的去处。

离开亭心返回去的路上,我看见公园里有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打扑克的老人,还有专门提着茶水在小树林里闲话聊天的,也有年轻一点的两人一组在僻静处打羽毛球的……,那些,推着小车和领着小孩子来玩的老人和家长也是络绎不绝。

第二天,一吃过早饭,我就带上了小水壶拿上毛线活,推着妈妈又来到了东关公园。

这一回,我们直奔园心,真是别有洞天。昨天从远处看到的那些欢歌的人流,原来就是这里。我和妈妈找了个大树底下最好的位置坐下来,我拿出带来的毛活,一边织一边欣赏着两边舞蹈的人群……

我发现,正前方这支舞蹈队,她们的阵容很整齐,表演水平不低,甚至比我们所里那些常年坚持演出的阿姨和大姐们的水平还要好。从她们开放和友好的态度以及她们的衣着打扮,都让我感觉到,整个人群的整体素质都很好。我当时还在猜测:或许她们是某个单位的文艺团体集体在这里排练的吧?

这时候,后面又突然杀出来了一支排练拉丁舞的演练团队,飒爽英姿的舞蹈风格,一下又吸引了我的眼球儿。我站起来转回身才发现,不下四五个甚至还要更多的群呀、队呀、团体呀,他们自成一体互不干扰,各自切磋着自己的技艺;各自享受着各自的欢乐。

我向身边一位刚刚跳完了一段扇子舞,想要坐下来休息一下的大姐询问道:

“你们都的一个单位的吗?”

“不是,哪儿的都有,都是自己自发来这里参加活动的”。

“嗷,是吗?那,组织的挺好,挺了不起的。”

“我们每天都来这里活动,7:30到9点。我来的时间,她们有的都坚持好几年了呢。”

这一下,我明白了!怪道,滨河公园路边那些“闲人”都不见了。原来是有了这里这个更好的去处。

从这以后,我们每天吃过早饭都要去公园里面呆上一个多小时。妈妈也由开始的被动坐着,变化到扶着轮椅走上几步。后来我们又发现了侧门入口处的一个高坡上,全部种植的都是柏树,这里有很好的气场。那些,站桩和喜欢太极的人都爱聚集在这里活动。

我织毛衣的时候,妈妈也不用让我跟着她,自己柱着棍子慢慢的走到柏树下面,在树上靠一靠。尽管只是简单的几个动作,但是,和她自己先前比起来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最近,我在想,对于一个老人,什么才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什么样的社会氛围才是最适合他们?

如果,你真的走进了他们的世界,聆听到他们内心最真实声音,你会发现:

无论,你对今天的现状还有多少期待,但是,你都不能不承认,今天的中国,我们这个全世界老人最多的老人大国,我们国家的老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老人都要幸福。这个幸福,绝不仅指他们拥有的财富。

因为,老人在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位置,和老人在他的儿女们心里的分量,都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象征和天平。

所以,我在想,即使是陶渊明看到了今天在公园里的这些消闲的人群,是否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感慨呢?!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正在成为我们的生活,不是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