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中原:走过明福寺

2008-12-07 20:24 | 作者:古船印象 | 散文吧首发

在一个秋天,因为走亲戚的路程,我靠近了一座寺院:明福寺。那是个古老村庄一边的一个院落,从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中走来,至今依旧香火袅袅。

它一度是当地村民的一个指向标,当年的路远没有今天的好走,也没有现在的高楼林立的城市交通和人口的便利,所以它在当地是一个唯一能远视的建筑物,当人们曾经迷路时,就找哪个塔的方向,然后顺着它走,就知道了自己将要去的地方在哪里了。

说实话,虽然现在的路好走了,但我这次去走亲戚的时候,我也迷路了,一度也很想找到它的坐标的,可惜的是高楼的耸立,挡住了它的展现,我看不到它古老的身影的。东问西走,最后终于到了它的脚下,我亲戚的家门前。

于是吃过午饭,我决定前去探望,走路十分钟,穿越一条长长的土路,荡起一天轻轻的尘烟,我来到了它的跟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早期建筑。位于河南省滑县城关镇九街南,明福寺塔,原高九层,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十八年(1929年)有村民集资复修时改为七层,至今保存完好。

明福寺塔为楼阁式砖塔,通高四十三米,底面直径十一米,平面呈八角形,塔体逐层叠涩内收,略呈优美的抛物红形。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耸立于高2.4米的石基上,塔基用青石筑砌。塔身及塔刹则由70余种不同规格的灰砖砌成,塔身各层角隅均筑砖雕仰、俯莲组成的精美的竹节状椅柱,塔身外壁镶嵌50多类共1234块佛砖雕像,人物造型具有唐代遗风。塔内结构亦分七层,与外楼分层相同,壁体内砌筑梯道,与平座之攀沿走道相结合,盘旋而上,可至塔顶,顶置桃状塔刹。

塔身每层出檐两级,外壁砌有圆龛坐佛。第二层以上,东南西北面各辟圆弮门。每层出檐两级,檐下雕刻有斗拱、莲花瓣、飞檐等。塔身外壁砌有横排面砖,上有圆龛,内刻坐佛。塔身各层高度和平面直径自下而上逐层匀递减。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显弧形。柱上饰以仰、俯莲花。第五层的四个侧面饰有长方形直棂假窗,第七层的四个侧面饰有卐字形图案。塔顶为桃状,犹如仙桃升空。

塔外壁的大方砖刻有圆龛,每一圆龛一尊坐佛,一千二百三十四尊佛像神态、姿势各不相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颇具唐代遗风,其砖雕艺术之精湛,国内外罕见。塔身中空,释迦牟尼佛祖端坐其中,讲经说法,塔周围的千余名弟子(小坐佛)打坐听禅。释迦牟尼闭目养神的姿态和诚心的祈祷,保佑着这座宝塔。仿佛要唤回那往昔的喧闹……

《滑县志》明确记载:明福寺塔建于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但近年文物部门考证,该塔建筑形式更接近于宋塔,推测可能建于北宋初年,但无论如何,明福寺塔既有唐代建筑的遗风,又有宋代建筑的神韵,建于何时并不重要,它都不愧为珍贵的国宝。而今,明福寺塔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已经得到了修葺和有效保护。

游完明福寺回走,我发现寺院的外面是一片深深的小树林,密密茂茂的纵深,很有原始的味道,信步前去,在度一个深秋的追问去。

一地的落叶,一地的秋色残阳,暖暖的照在树林里,很有容易让人忘却世外的纷繁,索性躺在秋叶上小睡一会儿,虽然躺在地上,但大中午的太阳照在身上,一点也没有凉意的感觉,那个野外的舒服,就别提了,待我在睁眼的时候,时间已经指向了,下午的四点,呵呵,我睡了近两个小时也。站起来扭扭筋骨,爽!

突然发现眼前的景色很美,也许是太阳不太强的缘故吧,那一地的落叶,那一行行的秋林,在这个别样的时刻,给着我别样的感觉,赶紧拿出相机,把它们留在我的影象中吧,也个这个秋天的到来,记录一点走过的尘埃。

风景有多美算美?/

迷人有多彩才能醉?/

染尽所有的繁华/

不及这角落的世界最能体现心扉/

一个人的故事最真/

一个宁静的空间酒醉/

走过了几多的纷飞之后/

伫立此刻的心情你不可能得到我的体会/

做一个怪样的姿态/

喉一声沉长的曲调/

秋天的世界/

总能给着我最、最、最精彩的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