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

2012-05-27 20:26 | 作者:『褪色的不真切↙感动』 | 散文吧首发

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难免要面对与时俱进的众多信息,大脑依靠意识处理信息的方式便称为思维方式。几千年前的众贤对思维方式的认知,在今天给了我们一种更全面,基于理性而超越理性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

——————————————-题记

先说个古老而颇怪异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招传统思维,是即是,非即非。答案只能有两个,即要么为世界上先有鸡,要么为世界上先有蛋。然而以此却得到一个窘迫的局面:即如果世界上先有鸡,那这只鸡是如何被孵出来的?如果世界上先有蛋,那这个蛋又是以何种形式被生出来的呢?于此陷入两难境界。

科学的回答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鸡曾不是这样的鸡,蛋曾不是这样的蛋。他们在时间轴上经过漫长的演化才形成如此形态。这样便跳出一个思维怪圈,完成一个“对立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因而解决这个问题。

但鸡和蛋又进化而来只是依据,而非答案。题目要求是分先后,模棱两可的说法不能让人信服而作为真理。

时候,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起到作用了。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鸡和蛋作为一种存在,鸡生蛋,蛋成鸡,蛋和鸡作为一种循环交替存在的形式无可撼动。而已知的是鸡和蛋在时间轴上一直在演变,如果以当今存在的鸡或作为标准,以先进化为现代形态者为先,而卵生比鸡出现的早,所以先有蛋,即鸡在还没有成为鸡之前就在生蛋了。而以鸡和蛋的原始状态作为标准,鸡与蛋处于一种循环之中,饶是追溯至物质能量的来源依旧无法得打哦大胆。而利用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可以阶段性研究鸡和蛋的存在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在非此即彼的推理逻辑上反对这一问题而没有解决它。

传统的非此即彼即为我们管用的“知性思维”,也称“形式逻辑思维”,以此来思考问题,就不可避免陷入“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而混乱的答案。康德在他一著作中提出类似于四个“二律背反”,并把这中混乱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理性不足以认知客观世界,即“知性思维”不足以认知客观世界。

以此,我们也得以思考一些著名而犹被认知思维束缚的问题了。诸如:

”什么东西用作维持物体的性质?物体、外在、性质改变后,该物体是不是还是同一个物体?什么东西支撑着它是同一个物体,还是已经是不同的物体?

人如何维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因果关系。是不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什么?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地水火风、理气?还是原子?

物体能否从虚无到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先看第一个问题。依照知性思维,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如果是同一个我,那么为什么身上穿的衣服、伤口、思想、身体变化而不一致呢?如若不是,那又为什么身份证上的“我”是“我”,做了某项事情的“我”是“我”,得了某项荣誉的“我”是“我”,即便这些“我”都只是过去的“我”,而按这种说法,不就有无数个“我”,而每一个“我”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用形而上学思维来认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假设所处空间相同,那么便只有时间上不同。时间可以是具体而微即毫秒甚至几微秒的,那上一微秒的“我”和这一微秒的“我”在大体上仅有时间的不同,因为在这样的时间里人体不可能发生极大地变化。而我们知道的是组成原子及其他物质的夸克却可以在极小时间内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变化,生命运动也是一门不具有完全重叠性的工作,由此上一秒的“我”不同于下一秒。上一天的我自然不同于第二天的我,而人由灵魂即意识和身体组成,其决定性因素的还有环境,三者的完全不具有哪几时段重叠性,故不存在哪个“我”是“我”。这时候,棘手的问题来了,尽管依照上诉观点,获得荣誉时的“我”不是现在获得荣誉之后的“我”,那获得荣誉之后的“我”于获得荣誉之后的“我”一不一致呢?加入获得荣誉之后一秒的“我”同十年后的我确然不一致。那十年后的“我”和十年又一秒的“我”对这份荣誉的掌有程度不一致吗?(机缘巧合人品不好不关我事)

我们探讨的两个方面已可分之了:广义上的“我”与狭义上的“我”同所谓今天的“我”一不一致是有不同答案的,取决于我们给他添加了怎样的决定性因素和比较程度。

因果是我国儒道佛三大家都信奉的关系链,最直白的表述莫过于儒家认为天上有神灵,若行小人之事必受天惩,佛家信仰天上有佛,种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道家可说是最接近于我们今天探求的因果,道家认为自然有道,违逆其规律(德)就会扰乱万物作息,反期望而行。

那么,让我们先假设一个场景,一十五岁少年到蛋糕店领取自己生日蛋糕,因为觉得款式出入太大想更换,销售人员不同意后回家闷闷不乐,与父亲产生口角,然后少年发泄完终于感到舒畅,其父第二日上班为难其秘书同感,秘书回家又以儿子应试教育考试不高分借题发挥,其儿子第二天上学后欺负同学,同学又与其母发生争吵,其母在购物时于商场经理发生不快,经理又与人事部一同事发生不快,此同时于出差时又与空间发生不开,空姐回家后与身居高位的高官父亲发生不快,副总统对报社记者百般排挤,报社老板知道后决定查尽总统府所有隐私,于是总统不快,将目标转而向敌国并按下核弹发射键,敌国总统又……。。这股怒气周游二十年后又回到那名蛋糕店销售员身上,因老板拖欠工资与前来领三十五岁生日蛋糕的一白领就款式出入发生口,一把把蛋糕砸在来客脸上,这股怒气历时二十年从那名少年转至这名少年二十年后的中年,又继续寻找下一个或下几个目标……。

那么,这可否称之为因果。我们知道的是每件事的发生发展都有原因,即其他事件造成的连锁反应,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组钻石形的多米诺骨牌由第一个影响至第二排,第二排又由此影响之下一,第三第四。。。又一起或单独影响下一件事,除非没有了宇宙于一切,每一件单独的事都有其缘由(影响其的那张(些)牌)和后果(他影响的那张(些)牌),这便是因。效果及原理不言而喻,而第一因就是指宇宙所有连锁而富力的所有骨牌中的第一张及其倒下的原因。于此效应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不知道下一张骨牌是什么。

说到这里已足可见形而上学(即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意义所有了,它相较传统思维更适合,更善于认知这个社会及世界,使人们从中得出世界王五的发展规律和更好地利用它,例如《道德经》便是最好的诠释,这种思维方式造成的认识全面性足可成就于世界的方方面面,影响每一代人的思想烙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