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德记巷
随着春天脚步的离去,炎热夏季的气息毫无半点谦虚步步紧逼,中午的骄阳沸腾了整个城市,烦躁着多少人的心情。傍晚是一天中数的着的好时候,暑气在凉风中消散,细细的品味,还带着白日里阳光的味道。晚饭罢,决定到德记巷遛一弯(今天白天匆匆扫了一遍)。
去年的德记巷还是破烂不堪,我曾好奇的走进又无奈的离开,没有修缮前的条件太恶劣了。违章私搭乱建的小房子就像附庸在老宅上的牛皮癣,让人越琢磨越心凉;狭窄的小过道弯弯曲曲像营养不良环境下的辘辘饥肠,没到过这的人在大庆南路想穿过它到对面的人民路可要吃上一番苦头,话说回来,还不一定能出的去。去年拆的乱七八糟,小肠也没法过人了,所以也就遗忘那些小道,绕远走。阔别数月,另当刮目相看。
没有按照设计的的路线走,而是顺应离家有近及远的顺序看的。
转了几道弯,先看到的社区委员会,一样都是江南样式的房子,白墙黑瓦,镂空木窗,窗前一棵高大茂盛的水杉,树身几条棱凸起而延伸到地下成根,自然显得有几分古老与威严,屋里亮着灯,有老头在里面坐着板凳拉二胡,略带忧郁和苍凉之感更加凸显着夜色的宁静。对面是一座二层民居,楼上的灯应该是白炽灯,透出窗的灯光有些泛黄,我倒觉得有几分闲舒与雅致。民居的南头是个月亮门,在月亮门向东望,就是传说中的德记文化街,南墙一排仿古照明灯笼散发着幽幽的微光,使整条街道看起来愈加的厚重。街道都是用大块的青石板铺砌的,蹲下看看石板上的凿痕,你就明白铺这条路会有多费劲;小街并不是很宽,南面是装饰效果的文化墙,北面是老建筑的修整还原,一人高的石基仿佛在传达着一种思想:基业永驻;粉成白色的墙面在黑色石基的比衬下,倒也不显得单调乏味,淡淡的素色仿佛看见南方书生隐士的超然的淡泊;高大的门楼却又那么肆无忌惮的张扬,显示着宁波帮人外面风雨打拼,故土置业而光宗耀祖的荡气回肠;古老的大门,锈迹斑斑的门钉丝毫不能掩饰当年的奢华,磨穿的门环更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一面素墙,墙里的石榴树枝杈越过墙头,花开争艳,香飘幽径;一个大石蹲,到底是石鼓的底座还是供人坐着乘凉物件,我也闹不清楚。一副浮雕墙画:小桥流水,相逢者拱手抱拳,施之以礼,别有一番风味。
小街不是很深,但是窄窄的显的还算挺深。我慢慢的溜达着,摸摸、看看、坐坐、蹲蹲,反正就我自己,偶尔出现个饭后散步的人还没到我跟前就折回,他们或许在想:黑灯瞎火的,溜溜达达那那个谁不像是好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