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夏立
请你告诉我,五一假期即将结束,怎么安慰一个假期即将结束的我?请你告诉我,一个春天即将结束,怎么抚慰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我?让【五四】来告别桃红柳绿、樱花之恋的浪漫春天;让【立夏】来开始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的炎暑将临。立夏,夏立!夏禹之水未入根,百草不敢先开花!——————题记
不是每一个姓【夏】的人,都能够知道夏的历史、夏的无奈、夏的浪漫、夏的炎热。
江南宜兴,太湖之滨。
立夏,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狂躁、紧张不安。
立夏的江南,民间有吃‘蚕豆’的风俗;还要‘称人’的习惯,就是称体重,传说可以保你一年中健健康康。
立夏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开始。
想到夏天,就好像是煤炉火上座着的热水壶,不断地冒着泡泡还喘着粗气,脑海里不断冒出“夏日可畏”“火伞高张”这样的词语来,即使躲进茂密的丛林里,躺在津津的山涧下,一股凉风抚摸了你的脸,但你,依旧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般的惶恐。
这时候的江南,景色诱人,山清水秀,树木花草,郁郁葱葱,远山连绵成一条墨绿的绸缎,你只要忘记季节交替的苦,面对夏天的景色,感觉就置身在“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的意境里,我最爱看的是,小河边的红蜻蜓,有点浪漫,有点醉人,有点飘逸,有点惬意。
其实,江南的夏天,不会是诗情画意那么浪漫,雷阵雨后的炎热,只有烦人的夏蝉一波接一波地嘶鸣,烦躁悠长的声音挤进了你的耳廓,赶走了轻歌曼舞的彩蝶,晕厥了杂草丛里怒放的野花,偶尔一声青蛙的“呱呱”声伴随着一声“噗通”,像是在赶场子,赶往水潭深处去,赶往阴凉的沼泽去。
放眼望去,火一样的太阳,刺得你睁不开眼,总让人期盼日落西山的晚霞,稻浪卷起蒸腾的热浪,热气弥漫的马路上跑着有气无力的汽车,司机连喇叭都懒得按一下。
积聚了春天力量的野草,疯狂地生长着,漫过了小路,一阵风袭来,热气半天都散不开,吹得村口小桥边爬满青苔的古树悲鸣着,惊飞了恬燥的雀儿,乌云变幻莫测的脸,虚伪难看。
如果你是画家,这时候的夏天,在金黄色的背景下,一群农人在田野里劳碌着。
清晨,还未有日上三竿,农人弓起腰背,收割水稻,抢插秧苗。
午后,农人躲在树荫下摇蒲扇,谈论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怕松懈了劳作,耽误了季节,败了收成。
当然,整个夏天,都是在紧张焦灼的气氛中度过。白居易的那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描写的乡村田野,恰当好处。即使你不再务农为生,身居小城,你依旧不可以独享“深居俯夹城”,你更多的是需要“开轩纳微凉”,在门窗的一开一关当中,暴露你不安份的心。
即使夜深人静,你都要听一听屋外是不是起风了,是不是落雨了,如果乌云突变,豆大的雨滴“啪啪”地敲打着大地,你都可以想象得到,有人“嗖”地爬将起来,赶忙去给稻田抢水,收拾晒谷坪上的果实,还有人去紧闭敞开的玻璃窗叶,关照一下阳台上的花草。
不过,人们或多或少对夏天的不公,只知道春花秋月的美,就是寒冬腊月,也因为有雪花飘逸而诗兴大作,被墨客们描写得惟妙惟肖。
因为酷热难熬,而被人厌恨的夏天,多少有点难言的苦衷。
最难言的,大概是,落下苦涩汗水的劳动农民吧。
最难言的,大概是,行走在宽敞马路上却还要为生计奔波的人吧。
最难言的,大概是,那烈日下躬耕的老水牛以及为你遮云蔽日村道旁的老树吧。
他们都无法停下匆忙的工作,都没有闲情雅致来为夏天增添情趣。但是,我今天却要为夏天赞美一番,舒缓一下紧张的旋律,为夏天繁忙的人们大声赞美,讴歌那些牺牲自我、与人为善的天地万物,为他们送去凉风微雨,为他们写下真诚永恒、名垂青史的篇章,因为我姓【夏】!
我为这个夏天祈愿,祈愿天天都可以日和风暖,人人都可以饱食暖衣;
我为这个夏天祈愿,祈愿劳碌的人们都有丰厚的回报,像夏日里落下的汗滴,甘泉甜蜜。
我为这个夏天祈愿——————“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的景象早日出现。
虽然,不如歌声曼妙,不如雪花唯美,不如春色迷人,但,恰似苦涩中充满希望,正如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经过骄阳烘烤过后,不褪其本身,不抱怨萎靡,都结出累累硕果。
只要你勇敢面对季节的残酷,只要你撒下希望的网,即使得不到满载而归,但可以得到渔歌满仓。
也许我的存在,只是渲染夏天生活的一支蜡笔,我将等待夏夜特有的浪漫,月亮与星星伴你入睡;满天飘逸的萤火虫点缀着夜的寂静;青蛙王子在等待着真爱的到来;蚯蚓借着虫儿飞舞的节奏,欢快地唱着【童年】的歌,不知疲卷地唱到天明。
相信,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独步全球】夏祖根写于2012年5月2日下午【立夏】前宜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