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母爱如海

2012-04-24 11:20 | 作者:龙雨声 | 散文吧首发

《永不褪色的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说道:“要知道,儿子的痛苦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当他的母亲再没有出现在地坛时,他的感觉更加刻骨铭心并伴随着滴滴的悔恨。我们每个人的母亲都有着史母的大爱无声,静静的看着我们出没于人生的地坛,得到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有苦痛有欢笑,无论是什么,在父母那里都是加倍的。

想起父母的爱,总是感觉千言万语不能道尽其一;说到父母的爱,我们总是有种强大的精神支柱,给我们温暖和呵护,那,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提到父母的爱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常抱着感恩之情,从现在,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自己道,百善孝为先。多一分对他们的关爱,少一分任性,让他们已经略显斑白的发丝少贴几根,让皱纹爬上脸庞的速度缓慢一些,让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放的更加美丽。

曾经做过一个很奇怪的,不是因为它的奇怪让我记忆犹新,而是梦境给我的感悟。无厘头的开始:走在一条狭小的路上,旁边就是悬崖,迎面而来的是一对老年夫妇,开着像碰碰车一样的车子向我驶来,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我竟然一脚把车子踹下悬崖去了,事后我害怕极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行,于是就努力的逃跑,但是最终还是未能逃避正义的惩罚,我被一只像张开大嘴的巨兽一般的枪口吓坏了,枪决的判处让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它近在咫尺,微笑着向我挥手,但是我却没了死亡的恐惧。对于那对老年夫妇我是深深的后悔,我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妈妈,我感觉很对不起他们,特别是关怀备至的妈妈,此刻我多想大声喊一句:爸妈,对不起,来生再报答你们!可是我已经喊不出来了,因为声音已然哽塞,泪水再也忍不住的夺眶而出,眼泪承载着太多未来得及表达的爱和深深的歉意。此时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养亲而子不待”来表达再合适不过了。

是的,此刻死亡对我来说仅仅是不能再享受父母无私的爱以及报答父母的无限恩情,其他的什么都已经无足轻重了。

看过很多父母无私为子女的事迹,下面这个故事最让我动容。有档节目叫做《冷暖人生——苦力大军》,记录的是那些在幕笼罩下辛勤工作的农民工朋友们,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以前在电视里面也看过一些偏远山区令人热泪盈眶的镜头,尤其是那些破衫褴褛的小孩子和他们那纯洁童真的目光令人眼睛刺痛,但是没有这样的让人不可思议,因为地域局限而导致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数见不鲜。可是,一批背井离乡的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换来的却是繁重的劳动,糊口的报酬和城市人的冷眼相待。这样就显得有些诧异了,首先,一位农民工在城市的日常运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的建设和美化都需要他们,虽然他们得不到白领阶层的待遇但也不至于流落街头吧,或许只差一步他们就与乞丐为伍了,此外,他们搬运一整车沉重的水泥得到的薪酬只有区区五十元,分到每人手中只有十多块。晚风习习,凌晨的风更是寒冷的刺骨,似乎还觉得他们不够凄惨吧!但是,他们不为所动,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努力工作,挣出一个好生活。匍匐在高速行驶的车上,迎面而来的风奏响了凯歌,因为他们即将获得十二三块的工资,很多人可没那么幸运的能等到一车货物去卸载。就这样,他们在寒风的侵袭下睡着了,也许他们需要养足精神与天斗,与人斗。毛泽东曾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毛泽东斗的是名族的命运,而“苦力大军们”斗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孩子,他们似乎也其乐无穷,他们喊苦喊累,但是,他们从未放弃。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膝下一儿一女,都在读书,儿子大学,女儿大专,这样的开支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更何况老汉家还有变故,老汉的老伴身患顽疾,高昂的医药费耗尽了家里的积蓄,下岗后的他找不到其他的工作,于是他就加入到了大军的行列中去,和年轻人一起爬车、卸水泥。我不由得对老汉升起深深的敬意,一份连自己吃饭都难以解决的营生硬是撑起了一家人的天地,他的伟大又岂能因为他能力的卑微而消减呢?老汉的儿女应该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这样的父亲,我们还能奢求他什么呢?儿女难道不应该把自己的感恩之情敬献给这位伟大的父亲吗?等他们有能力工作之后,难道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切去回报自己的父亲吗?虽然不能回报之万一。

忽然想起了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晖”。

所属专题:2012清明节诗歌散文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