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树浇水

2012-04-15 09:57 | 作者:鄱阳湖的风 | 散文吧首发

李文旺

父亲九十岁,除了偶然到我家住住,长期都在老家住。从老家到我家的路程,正好是一首歌,《三百六十五里路》。

思念父亲的时候,时不时给父亲打电话。因为父亲的状况,就是给他配上手机,也是和尚的梳子————他不会接手机。所以,我的电话一律是请兄弟姐妹转接,把已经接通的手机送到他的手中。次数多了,兄弟姐妹有人觉得有些多余,甚至直接问我:“父亲那么大年纪,还知道什么?有必要频繁地让他接电话吗?”我说:“不管老树幼苗,都是需要浇水的,你如果成了老树,难道就希望自己的下一辈不理你吗?”

是啊,父亲九十岁,就像一颗老得不能再老的树了。父亲虽然文化不多,知道的事情也少,可是,他是多么希望和人们沟通的啊,他是多么渴望有人能和他说说话啊。人越老越容易觉得孤独,越希望人们和他说说话。人老了,已经过了奉献的岁月,从客观来说,对于社会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在少数人眼里,老人甚至成了累赘。

拿我父亲来说,每一次在来的车上,总想和周围的乘客说说话,可是,有几次,我看见他张了张的嘴巴又合起来了,他一定是担心别人不理他。每次到我家时,每当我家来了客人,他都露出十分兴奋的神情,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他的方言,总是要和人家拉拉家常。可能是太老了,他也担心他的话会引起我的反感,每说一句话总要拿眼睛瞅一瞅我,好像一个学生在征求老师的意见。看见父亲那已经很不自信的眼神,我很感动,本来想阻止他说话的想法就化为乌有。

是的,父亲已经对于社会没有什么用了,可是他奋斗过,他奉献过,他为子女甚至为社会做过牺牲。现在要求不高,只是想和人们说说话而已,如果没有人和他说话,有两只小狗在他面前晃动,他也会觉得心里舒服一些。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赋闲在家,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不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也不能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甚至刚刚过了七十岁,就只能坐等向马克思报到。这样一大批人,现在的状况究竟怎样?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不容乐观。虽然,我们的国家对于老人已经十分关照,什么养老金,什么坐公交免票,但是,国家做的再好,还是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老人生活的细微处。这就需要做子女的尽量以中华民族的道为念,想老人之所想,悉心呵护老人,哪怕多看看老人,哪怕和老人多说一句话,如果实在没空回家看看,也说不上话,在电话里多和老人沟通一下,也是老人们求之不得的。

人,不管你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还是芸芸众生的凡人,不管是贡献卓著的功臣,还是听人调遣的小兵,总会老的,他们在老了的时候,巨大的差距在渐渐缩小,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和年轻的人们沟通。这个沟通,就像是老树渴望得到水分的润泽。也许这个沟通,别的年轻人给不了他,子女是可以做到的。

给老树浇水,是每一个做儿女的需要常做的事情。

所属专题:2012清明节诗歌散文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