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纳兰词》

2012-04-02 01:41 | 作者:行墨草舟 | 散文吧首发

不知什么原因,从小就喜欢文字,文字让我痴迷。

闲暇时,翻翻书,看看别人的清卷漫笔,无失为一种美,一种美的享受。

忧伤时,看纳兰词,听伤感音乐,让心沉到忧伤的海底,尔后,浮上来,便会有酣畅淋漓之感。虽然,我似乎学会了放逐忧伤,可,伤感如风,偶尔还是会袭来。

我喜欢纳兰容若的词。我欣赏他的姓名:“纳兰”,纳,海纳百川,包容万物;兰,幽谷之兰,馥郁不俗。“容若”,气质容貌,卓尔不群。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不自觉将纳兰神化,我倾慕他的盖世才华,我感叹他的英年早逝。

朋友至今不忘意味深长地说,要是遇到了纳兰,你会走火入魔。是吗?我会走火入魔,我轻轻地笑。不会的,纳兰,只是一个逝去的美丽神话,纳兰,无可复制。

最初给我极深印象的,是一曲忆往昔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读着这凄清的句子,犹忆起往事流年。岁月总有苍白的空洞,没有痕迹,没有回味,不可触摸,只是一片茫然。青青园内,当初青涩而纯真恋,多年后,看落叶缤纷,才发现曾经,不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寻常。

手中的书,沉甸甸的,因忆起往昔。于是,恋上了这首词,也恋上了纳兰词。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何曾到谢。”

现今,相恋之人定无这般萧萧。可,谁又懂得,独倚灯花,望残阳入血时的阵阵惆怅?

曾经,我彻难眠,在书写着我的思念、我的忧伤,虽不是字字泪、句句血,却也是饱含深情。姑且这样说吧。往事,承载太多青春美好与苦涩。当我读到纳兰的“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更是悲从中来。宝玉在黛玉辞别人世后,曾想着梦到伊人,却无料伊人难以入梦。

读着纳兰的句子,心中的无奈,在很长的时间里,无从诉说。一个人,凄然的舞蹈,消瘦的身影,散落一地。瘦尽灯花,梦归何处?

歌月徘徊,舞影凌乱;紧锁心门,独自彷徨,化盏忧殇。一切的一切,带着无奈,仰天长啸,空悲切,独坐腥夜雨淋漓。

读着纳兰的影子,只为自己缠绵已久的解脱。阳光下依旧的倜傥,如今,终是回不去了。那弥散在风中的清唱,萦绕在这个属于相思追忆的季节,萦绕于长路漫漫……

历史,可以回忆。可情感总让人滂沱。大概,万物忧伤便是这般奇致,这里便是我一家之言吧。如今,当我阅览他人手笔时,不难看到有人将《浣溪沙》中的句子作为文题,续作美文,我甚是欣赏。大概是因白家之言蕴含千种风情,并不约而同的散发开去吧!

评论

  • ..琇髮侞氺:昨夜呖呖下着雨,心烦琐事堪惆怅,顺手拿起纳兰词,一片情深似海深,忽然很想养小狗,只为起名叫初见,少女不知爱情愁,为赋新词强说愁! . 请教指点!
    回复2013-04-21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