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斋记

2012-03-31 09:00 | 作者:惊魂 | 散文吧首发

舍斋,这个名字是我自认为不错的,这是我为我的空间取的名字。如今在我的网上空间也同样使用舍斋这个名字,但是,朋友们见得多的也是我在网上的舍斋。 居舍而斋,似乎很不合时宜。这到有些效仿古人之乐摆了。其实不然。我的舍斋不同于一般的书斋之类的。一般而言舍当然要有房屋,这是舍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若是除去这些,便不成自然,也难得情趣。

像我这样,来到宁波打工的人,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只能租得起一间二平米左右的房。一个月把三百多块钱的房租一付,这间用水泥围起的小天地的使用权就属于自己了。

这片小天地就是我的舍斋。之所以要在舍字后面加一个斋字,这说明舍里还有一番文章。这样说也许会惹得很多人笑话,然而,我这人就是天生的自娱自乐,他人朝笑也不妨碍。

我租下这间房间的时候,这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不成形的桌子。这张桌子,在我另外买了一张电脑桌后,被我改装成两层的柜台,最下面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中间放碗筷和一些食物,最上面一层就零乱的摆放一些常用的东西,这样用起来比较方便。只是稍微显得乱了些,还好我不用太过于在意这些。只是看不过去是,才动手收拾一下。

在东墙这边是我的书桌。我所有的书都放在上面。舍斋也因这张书桌而有了名副其实之感。我的书杂乱的放在上面,那一本在最显眼的位置,就是我最近看的书,后来这个书桌渐渐的跨展到了我的床边,两条凳子上。因为我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躺在床上看书虽有害,情志也不错。

我的书并不多。有的是自己买的,有的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难以离开书。每天总要随手翻看,以疗以心之所向。我的书有机械工业方面的,这些书从去年十月份后,我看的时间少了,这几个月都让其静静的呆在一个盒子里。还有一本高等数学,这本虽有些情趣,无奈,怎么也看不懂高深的东西。久而久之,便把它冷落在一旁。虽经常出现在眼前,也难有勇气,去翻开它。我的数学本来就不好,时隔多少年没学,自然而然的生苏了,因此也只有把它放在眼前,待兴致回来时在从头研究吧。这也许应证了舍而斋的含义。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斋的。

除了以上的书,其他的书我就时常翻开了。总的有小说《子》,《围成》;散文《史铁生散文集》,《中国散文诗集》;随笔感动中国的一百篇随笔》;诗歌:《飞集》,《新月集》,《海子的诗》,《在黑暗河流上》;杂志有《青年文摘》和《读者》的年集本,《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企业家》的期刊。这些都是我偶尔翻开来看的,还有一部分上次回成都,放在正在川师大上学的陈文星哪里了,那一部分具体有些什么我也记不清,虽是不常看,也是舍斋的组成部分。我不敢保证每一本都看完。一本书,当你从上面获得了东西,这本书就是你值得拥有他的。书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不是我所有精神的食粮。追其给予我的,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以书为友,是一件足以畅续悠情的事。读书虽不能得现世之领要,不能解生活物质之困。但,时而读读,也尤如仰观宇宙,府察品类,眼界可以开阔。

“虽趣舍万殊,静操不同,当其兴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所以,在书中寻找到于自己共同之处,也是一件兴可乐的事。若有不同,安静的呆在这个暂时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读书。在不同之间,我时常会跟随书的描述,在我的大脑绘出图画来。似乎,我眼前就是脑海中的图画的现实在现。“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余。”!

从《腾王阁序》到《兰亭集序》再到《长恨歌》;从泰戈尔的《你静静的居住在我心里》到席慕容的《一棵会开花的树》再到海子的《祖国》(或以为马);从史铁生那对生命的探讨到季羡林的哲理…我的生命就在这舍斋之内,经历了九曲十八湾。因而舍中求斋,是兴了乐的。

在这个以物质为中心的年代,这也是我最一片胜利的净土。虽然,它属于流动的,它却是一个圈在我心中的家的雏形。不管流浪的脚步走到那里,我都会为自己构建这样的一个舍斋来安放自己。这样有舍斋相伴流浪也不觉孤独,或缺失了什么。因为我拥有的都在这里。

评论

  • 忘记名字:?????
    回复2012-04-12 17:53
  • 忘记名字:又看了一遍,觉得似乎有鲁迅先生《孔乙己》之风格,值得上头条。但似乎错别字不少。加油!问候作者。
    回复2012-04-12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