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丰碑

2012-03-24 12:55 | 作者:浅草风铃 | 散文吧首发

———在天的道路上遇见你

写在前面:

中,仰望你伟岸的身躯,五十年,铸就一座永恒的丰碑,和善的笑容,朴实的脸颊,传递着崇尚的精神力量,承载着历史的履痕,流淌出不朽的生命气息;靠近你,试着静静的感受你温暖的体温和澎湃的心动。

在某一刻,凝固在感动的瞬间,镶嵌在美好记忆。22岁,青春永远定格在年轻的生命,却谱写下壮丽的诗篇,永久传唱……

雷锋精神时代呼唤

阳春三月,华大地再一次掀起学“雷锋”的狂潮,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有温暖阳光的地方,都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平凡人的人生价值,用画面记录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雷锋,人民的好儿子。在他暂的一生,撰写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楷模。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雷锋精神反映了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时代价值,在全社会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推崇,学习的光辉榜样。

时代在发展,在倡导文明理智的精神性社会里,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着时代前行的步伐。同时,突显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先进本色,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

追溯历史前行的脚步,雷锋精神已经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精神世界,影响,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因此,雷锋精神积极适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顺应了人民倡导的文明和谐社会,也发展为推进道德进步的需要,是传承弘扬优良传统美德的有利先锋军。

雷锋,中国精神的里程碑。雷锋精神,时代号角的前沿精神脊髓。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他成就了一个民主道德建设的前行者。他精神常在常新,是我们的实践和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与雷锋精神同行

1963年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一刻起,雷锋精神便传遍大江南北,如东升的旭日普照人间,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永恒的精神追求。而今已过去了49周年的漫长岁月,但在神州大地上,学习雷锋的活动依旧方兴未艾。

雷锋在日记中写到: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细细咀嚼,每一句话语都诠释了他的思想:注重点滴,以小见大;不辞平凡,志在高远;立足平时,贵在坚持。

雷锋,作为榜样人物,直到50年后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推崇和效仿。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时期,热人民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似乎已蔚然成风。这不是一味推崇的产物,而正是人们在对精神世界思考的结果,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现实的生活中,又何不是时常出现这样了一批又一批的“雷锋”。他们或许是工厂的工人,或许是山区的支教老师,又或许只是一个不曾相识的陌生人。平凡的他们却做出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情,那些奉献在于他们值守自己的那份信念。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快乐的事情,在实践中他们积极进取。在奉献的同时,收获快乐与动力。而这恰恰就是雷锋精神的再体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愿意照亮了每一隅黑暗?如果你是那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品读这些简单的语句,似乎感觉自己就也站在文明社会的前沿,洞悉这唯美的世界精美蜕变,一个崭新时代的再现同文明道德风尚前行……

所以当奉献成为了一种坚持,人生也会氤氲在和谐的幸福中,这一刻,我们与雷锋精神同行……

再读雷锋精神

有一个名字,总让人感到如春天般的温馨;有一种信念,深藏在年华昂扬的时代;有一种精神,则犹如春日里和煦的柔风,唤醒沉睡许久的万物,迎来一个活力四射,意蕴飞扬的春天。

3月,重新踏上归途,寻觅雷锋的足迹,再一次接受灵魂的洗礼与心灵的升华。

在人群涌动的校园里,随处看见身穿红色外套的志愿者,随处看见宣传雷锋精神的海报,和公益活动,他们用行动在呼吁更多的人重新解读雷锋的精神。

而在另一个角落,也正忙得热火朝天的。出版界也出版了大量有关的书籍。市场的书架上摆放了许多雷锋的书籍,不管是《雷锋全集》还是《雷锋的故事》,文字的背后都记录了那个光辉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的阅读记忆和精神世界。

“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透过那广泛的阅读和富有哲理的日记诗文,我们仿佛走进了他无比宽阔和厚实的内心世界:这里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奠基,有英模人物的履痕,有一个万众传承的和谐社会。

新思想,新风尚,一代又一代优秀文化的精髓,如春风,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把无限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岗位去,在自己光彩流溢的理性世界里驰骋。

爱,是无私的,博大的,且无法逾越的。因为爱,我们一路向前,不曾因为荆刺而停下脚步。雷锋精神,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镜子里头,要是最真的自己,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他人,在无数次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自己。

然而,这样的价值观念在近些年‘被’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无私奉献却被有些人无情的扭曲事实,遭受质疑甚至是无尽的冷嘲热讽。

细细想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表达所谓奉献的方式就这样被一次次的扼杀。这些“雷锋”式的善举,被无情的舆论来扼杀了,人们在质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是否还敢有雷锋。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想奉献与宽容是没有界限的,不需要太多的束缚。学习雷锋,重在坚持和实践。践行雷锋精神,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将雷锋精神真正写入生活的文本。也许,你只是不经意的一次扶起,一次鼓励,一次掌声,一个微笑……

写在最后:

奉献,是幸福的;博爱,是快乐的,善良,是美好的;给予,是充实的……在这洋溢着无限活力的三月,应该让温暖的溪流穿过悸动的心,在弥漫着无上光荣的时刻,我们伴随着春天冉冉升起的朝阳,阔步前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