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与人性浅议

2012-03-20 16:59 | 作者:欣庸 | 散文吧首发

仁政与人性,是人类文化内核上反复验证的话题,它暗藏于人们的行为之中,主要见证于事件处置的方法与立场。今天小议,是想玩味一下“所谓人生在世”的生活态度。

我们都知道,仁政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孟子提出的。实质上在此之前,孔子修订的《秋》已经含有微言大义。孔子的经典学说里主要是“仁”与“礼”的互相渗透,仁是内在的修行,礼是外在的匡正。两种思维结合,组成循规蹈矩、合乎逻辑规范的生活秩序,是孔子施教的主要方向。孔子的仁思想在孟子的继承中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出现了许多政治主张,孟子的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根本没有实行的机会。可是同年代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只能退居讲学,著书立说,形成一整套孔孟思想体系。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添新内容,用实践与事实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比如,根据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待人民,一直是困惑统治集团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后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几乎成了统治者的口头禅。

孟子一直注重民心得失问题。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他希望建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模式,吃穿自给自足。他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用“恒产”的形式把民心固定下来,安居乐业,人们才不去为非作歹,不去触犯法律。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再兴教育,施悌的道理教化,引导向善。他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普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

果然,他的政治主张得到了历代统治集团的高度关注,并充分利用。所谓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障。可以这样说,孟子是历代统治集团供奉的圣人。

1083年被宋神宗封为“邹国公“,1331年被元文宗加封为“邹国亚圣公”。至今被人们尊称为“亚圣”。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通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的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一大步。

我们都清楚,儒家思想在中国风行了两千多年,是中国文化、文明、伦理、思想等诸多领域的奠基者,尽管历代都知道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但因根深蒂固,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与思考方式。历代统治者是利用了他的一整套思维体系,择其利而用之,把平等视成等级,把民贵视作轻,平天下改成家天下,只是把伦理道德关系列作读圣贤书的主要内容。愚弄人民无知,轻视人民迂腐。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仁爱在哪里?人性在何方?巨大的社会差异,不合理社会制度,人们不得不思考。

中国发展到今天,虽然封建社会已经远离了我们,可那些传统习惯、思想基因还在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细细品咂,其实能够感到儒家文化传承是非常优秀的民族思想,他提出的仁政就是现在实行的注重民生;仁爱就是现在人们所倡导的人性化理念。仁义礼智,涵盖了民族秉性的精华。他所提倡的人人平等,实质就是人们向往的共产主义理想。

我们已经从现行的治国理念可知,仁政已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仁爱正在随物质丰富逐步走向和睦。因为这是符合自然与人性的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在自然界的真实体现。或许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无论在那个朝代都有其实用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