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情结
一年四季之中,我最爱秋天,我喜爱秋天的气息,喜欢她那种宁静深沉的优雅之美。我从童年时起就对秋天有种特殊的情感,这并不是因为我从小就感悟到秋天的魅力,这可能与我母亲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叫“静秋”相关,因为每当提到秋天时就不由自主地和母亲联想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潜意识。其实,后来我发现我母亲身上真有种秋天的韵味。
母亲早已辞世多年,在家中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相框,里面是我母亲年轻时候的一幅一尺见方的黑白旧照片,虽然已是时隔六十多年了,仍然十分清晰,还未曾有多大的变色。每当客人或者朋友初来看到这张照片时都会惊呀地赞叹母亲的美丽,有的还把母亲误认为是当代的电影明星。这是一张端庄秀美的脸庞,约带忧郁的神情,一双清澈明亮好象要向我说话的眼睛,显得那么典雅和文静,仿佛秋风瑟瑟拂面而来,真有一种见到秋水伊人之感。我开始逐渐领悟到了我为什么特别钟爱于秋天的理由。
往事如烟,早年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每年秋天都要去观看那迷人的香山红叶,在杭州居住的日子,我和爱人喜欢经常坐在宁静的苏堤旁,长久地沉醉于西湖秋日那湖光山色的美景之中,虽然这些地方都是游览风景,观秋赏月的极品胜地,但不知道为什么,真正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那穷乡僻壤的山野之秋。其实我对秋天的真正感受还是来自几十年前在乡间度过的那段美好时光,当时我和一批从全国各地刚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西南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工作,先被安排在一个小小的农场劳动,等待再分配。在城市中长大的我,有幸远离了文化大革命中动乱喧嚣的都市,来到农村过上了一段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田园牧歌似的平静生活。虽然当时的物质条件贫乏,文化生活单调,但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却得到了补偿。
小小的农场距离县城有十多里路远,座落在通往县城的一条公路南面一里多路的地方,农场就在一片连绵的小山丘脚下,几间如同教室的平房三面由竹林环绕,前面有一块三合土的晒坝空地,两旁各有一棵硕大的芙蓉花树,我们就住在这里开始学习和参加农田劳动。拿国家工资的我们又不受作物收成好坏的考评,当然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庄稼收成好坏吃饭的艰辛。
繁忙的春耕夏作已过,迎来了金秋的季节,在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的下午我和朋友们都喜欢躺在屋旁斜坡处的干草堆上,常常眯着眼睛舒服地享受着温暖阳光的沐浴。
放眼望去前面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农田,成熟的晚稻就象一片金色的海洋,一些稀疏孤立的绿树丛就象海洋中星罗散布的岛屿,远方的公路已变得模糊不清,但公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树木仿佛构成了一条修长笔直的绿色海洋堤岸。晒坝前方脚下是一条五六米宽的小溪,将小丘与平坦的田野分割开,溪水从西向东缓缓地流去,一座平直的石板小桥连接到对岸。在小溪西面不远处有一座低矮的小堤坝,上方溪水在这里忽然变宽,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小湖,湖的两边长满了密集的芦苇,有时阵风吹来,白色的芦絮象雪花一样随风扬起满天飞舞,又轻轻地飘落在水面缓缓向东逝去。
溪水处的湿地是不少鸟儿喜欢光顾的地方,经常有白鹭象老渔翁一样卷耸着背站立在坝上,长久纹丝不动地盯着水面发呆,有时白鹭又在浅浅的溪水边用它那细细的长腿迈着优雅的步伐,不断地曲伸着长长的头颈在水中觅食。我最喜欢的还是那色彩鲜艳,形态滑稽的小翠鸟,小小的身躯配上一颗硕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喙,感觉是那么的不相称,但细看却又显得是那么的协调和可爱,这真是大自然创作的动漫精品。这种小精灵喜欢孤独地停立在溪边的小树枝上,极有耐心长期不动地凝视着溪水,不知什么时候突然跃起,神奇地悬停在空中,又急速垂直地潜入水里,片刻跃出水面返回枝条再慢慢地摆弄小鱼享受美食,或者跃出水面后,在明亮的太阳光下象一颗绿色耀眼的宝石流星,飞速地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消隐在溪边的灌木丛里。
眼前潺潺流动的小溪清澈透明,显得是那么恬静和可爱,可曾想到在炎热的夏天,却常常有一幅另外的面孔,一场倾盆大雨过后,小溪突然暴涨,浑浊的溪水夹杂着泥沙和水草犹如脱缰凶悍的野马,狂躁地跃过桥面,翻腾着向东方奔袭而去,其场面真让人感到惊讶和惧怕。而此时的小溪,温顺得象一头乖巧的小绵羊蜷俯在你的脚下,却又更象一个顽皮过头后充满倦意的小孩一头轧进母亲的怀里,接受着大地母亲的抚爱,酣然入睡,喃喃地发出低沉的梦语,做着甜蜜的秋之梦。
在那炎热的夏季里,曾经盘踞在屋前芙蓉花树上整日鼓闹喧嚣的鸣蝉合唱团大军,今日早已消失得不知其踪影,只剩下几只残留掉队下来的孤独歌手,仍在那里低声鸣唱,无奈地追忆着往日盛况的辉煌。
在小溪对岸东面的路边,有一间低矮陈旧发黑的木屋,屋顶上已长了很多很深的篷草,一些滕蔓植物也攀爬其上,木屋旁还有两棵一高一低枝叶稀疏,枝干曲扭盘扎的老槐树,这小小的一角之地仿佛将人们带到了久远的年代。这里其实是生产队为社员提供加工谷物的水动石研磨房,一条小渠从小湖的堤坝旁一直通引到磨房的屋底,小渠里的壁上长满了绿色的象丝绸般光滑柔嫩的细长水草,在晶莹清澈的流水中不断地漂浮舞动,往往让人看得眼花入迷。有时在那深秋寂静的夜晚,磨房里那有节奏的吱吱咕咕的声音打破了夜空的宁静,传得很远很远。
在天气晴朗的下午,我和学天文学专业的好友小丁经常一同到后山去放牛,我们几乎成了农场的专业牧童。气候宜人的秋天我感觉是最好的放牧时光,这时既无春雨造成的泥泞湿滑,也无夏日骄阳下的酷热暴晒,也不会受到冬季凛烈寒风吹刮的折磨。到达后山之上,视野变得十分开阔,这里是一块平坦的荒坡野地,往前看去,下面是开阔的平原,后面仍是一片绵绵起伏,长满灌木丛林的山丘。虽然脚下低矮的野草已经发黄,温顺可爱的牛儿们仍欢快自由地寻食。秋日的阳光温和而柔媚,天空清澈湛蓝,几缕象轻纱一样飘渺的白云好象已被凝固在天空的深处,久久不愿离去。每到这里时心情舒坦而放松,坐在柔软的草地上看书,或者天南海北无所不及的畅谈闲聊,或者干脆将四肢舒展仰卧在地上闭目休息,或睁目仰视头顶上那无限深邃神秘的兰色苍穹,此时真有种超然隔世之感,而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正在为权利,积怨,信念的派别争斗早已被我们遗忘远去,只有远处时而传来鸠鸟阵阵的啼鸣声才打破这山野的寂静。
夕阳西下,天空中那几缕轻柔的白云已被染变成为了几片红色的飘带,我们跟在早已识途的牛儿后面踏上了回家的归路。日落之后,天色渐暗,五彩的原野逐渐成了一片黛青色。
夜幕降临的山野变得黝黑模糊,随着一轮硕大微红的秋月从东边的山峦处悄悄升起,笼罩着山川大地的黑暗幕布逐渐地隐去,当月儿爬到竹林梢头时,她脸上那含羞的红晕早已完全消退,象一轮皎洁的银盘高悬在空中,又宛如一位端庄典雅的女神,用她那既严肃又温柔的目光寻视着这苍茫大地,审视着这世俗人间。清凉如水的月光倾洒在这宽广的原野上,整个田园景物就好象罩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箱里,四野一片静穆,只有那小溪潺潺的流水和秋虫啾啾清悦的鸣叫打破了夜空的宁静。秋夜从来就是一杯永远喝不尽的葡萄美酒,秋月也从来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的优美诗篇。
秋天的美虽然迷人,但她的美中却含着一点淡淡的忧伤,她的迷人中却藏隐着一丝无言的忧愁。当清晨起来,看着那满地散落的枯黄落叶时,无奈秋天已渐逝,晚秋已来临,这晚秋二字既优雅含蓄却又不免让人感伤。往日那瑰丽多姿的田野开始退色,变得残缺颓败,就象一束开始枯萎掉瓣的花朵。阵风吹来让人感到一丝寒意,也闻到了冬天将来临的气息,那小溪对岸磨房屋顶上的篷草已经完全枯黄,在微风中不停的颤栗摇曳,磨房门前不远处的那两棵相邻相依的老树,原本不多的树叶早已掉光,现在就象一对风烛残年相依为命的老夫妻,相互搀依迈着蹒跚的脚步,正在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在这晚秋的暮色中我也仿佛模糊的看到了我母亲那衰老可亲的身影。我真不知道呈现在我眼前的是秋天美中的残缺,还是秋天残缺中的美。
其实,世上从未有过永远完美不变的事与物。过分的甜腻会令人乏味,我觉得秋天的美中包含着淡淡的苦涩,但这苦涩却有种令人愉悦的回甜感觉,可能这正是秋天美的魅力所在,我爱秋天,她让我体会到人生美的真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