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新年的那些事儿

2012-01-24 17:18 | 作者:寒江雪贞 | 散文吧首发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已是2012年的除夕了。又该过新年了,心情却依然很平常。也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不怎么想着过年,只感觉自己又老了一岁。过年的期盼倒不如小时希冀得那么强烈。

这些天偶尔在音画老师那欣赏到老师的一幅音画作品《古年习俗汇编》。作品形象全面地介绍了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的过年习俗。这不仅触动我闪现童年时过年的情景,那时是何等的兴奋、期待。临近年关时总是拔了着小手指头细数着日子,懊恼那几天过得真慢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过年可是件儿时最开心、最大的事儿。

记得那时还有近半月的光景就要过大年了,我们几个般大班的小孩子白天总是跟着连队的秧歌队后面跑前跑后凑热闹,观看连队里组织的扭秧歌、踩高跷、还有耍狮子等民间艺术形式的表演。好是高兴一阵子。

连队里的文艺小分队数扭秧歌的队伍阵容最强大,足有五六十人,有头带大头娃的,有腰间扎着花花绿绿的彩绸,舞动的各色不一的竹折扇。又唱又跳,一招一式,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红火热闹,是闹正月十五气氛最热烈的节目。

小时很羡慕踩高跷的大人们,他们脚上绑着长木跷,浓妆艳抹,且歌且舞。时不时地做出令人惊讶的动作,抓紧了我的心头,憋得我不敢出声也不敢睁眼往下看了。不看了,心情太紧张了。还是去看耍狮子吧,这是我在线小伙伴跟前最骄傲的事情了,因为那时教连队耍狮子的是我爹。虽说爹爹年纪已过50多岁,面对着持绣球的人百般刁难的逗引,耍起狮子来还是步履矫健,身段技巧灵活利落,颇有狮子威武敏捷之势。

除了玩,最惦记的还是大年三十爹爹祭拜老天爷、财神爷的时候用的那些好吃的。

正如王安石描写的那样:爆竹声中一岁除,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白天帮着爹爹贴对联,每每这时的晚上色降临,就等着爹爹把当时家里仅有的平时舍不得吃的,只有过春节才有的好吃的摆上桌子,有自己家养的大公鸡、一方块猪肉和一条大鲤鱼。还有从老家寄来的红枣做的塔形枣糕。用一个碗里装满粮食插上一炷香,把这些祭品分别摆在屋内贴有财神爷和外面的桌子上,然后虔诚地叩拜。一看到此景,我心里总是笑爹爹迷信封建,自认为自己很有文化似的,好了不起。现在想起到为小时无知幼稚的想法感到羞涩。

趁着爹爹进屋里忙活着张罗包饺子,期盼着除夕好运降临。我和小弟悄悄地打起偷吃敬天公公祭品主意。天上只有繁星闪烁,哪有天公公呀,连月亮娘娘也没有。月亮的出现不是是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了溜线嘛。管他呢反正老天爷也吃不上。不如我们新尝尝鲜。看到爹爹出来时我们就煞有其事地双手合拜,好像给天公公敬礼许愿的样子。爹爹也不便熊我们,还是叮嘱我们不要动桌上的祭品,等一会拿下桌子再吃。我们哪能望着平时难得吃到的好吃的在眼前晃动,忍不住还是偷拿一点躲到一边吃去。

寒夜星荧,营区里想起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随着附件四周的连队乡镇也放起簇簇烟花炮竹,此起彼伏,划破夜阑。有家条件好的就高高挂起一盏盏的红灯笼,随着寒风摇曳,炮竹声声火花四溅。真可谓是地上灯火通明,夜空群星荧荧,除夕夜景灿烂辉煌。

初一的清晨我们早早地被娘亲叫起来,穿上了她为我们准备缝制的衣服,那时没有压岁钱,能有一件新衣服就很知足了。在吃年饭冻饺子之前,爹爹老早地放起鞭炮,图的是新年驱邪恶、求个吉利。然后盛碗饺子敬天地、敬灶君已保年年有余。就去邻里亲友家去串门拜年,讨糖块瓜子。说不定还能吃到花生糖和奶糖······

直至现在逢年过节爹爹依旧有着祭拜的活动,诸如大年初五打开院门让财运进来破无,二月二龙抬头用草木灰撒地上圈起几圈似仓库,预示当年有个好收成。八月十五拜月亮娘娘等等,一直延续下来。祈求天地保佑福寿安康,财运享通,五谷丰登,阖家幸福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今年是头一年在网络荧屏前度过的除夕夜,收到了来自不同地区好友的祝福,心里颇感有暖暖的温馨涌动。营区里动静照着以前说也清净了不少,偶尔有些炮竹声也是一晃而过,大概他们在看电视电脑中的节目吧。

不多说了,还是去给爹爹娘亲拜年,初一家里的兄弟都得来给二老拜年,平时因工作原因难得回家陪伴老人,借着初一大家子团聚守着爹娘过个团圆年,每每这时,爹爹娘亲看到儿女子孙齐聚守在身边,大家其乐融融地吃着丰富美味的菜肴,兴高采烈地叙说着祝福的话儿,二老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神情。这是对每逢佳节倍思亲最好的诠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