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古城

2012-01-16 19:39 | 作者:langlifeisuo | 散文吧首发

中国的古都很多,中国的古城更多。原本就一直存在的小城,怎么忽地来了数不清的人?小城的人依旧,小城的路依旧,小城的山依旧,小城的水依旧,这么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陌生人,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像是约定赴会,又像是被什么吸引。有的甚至是外国人。这令小城里的老人们茫然不知所措。“八斤”“九斤”老太们还想到是不是有仗要打,把大城市的有钱人赶到了乡下。

其实,这蜂拥而来的人们,有几个真正是冲着这里积淀的文化而来?又有几个懂得小城的文化是看不见的,是吃不到的,更无法用咔嚓咔嚓的快门拾进自己的背囊带走。他们幼稚地以为踏着江南的青石板路面就走在文化的上面,他们天真地认为穿过灰墙黛瓦的圆门就走进文化的心脏,他们也有的把湘西的竹筒、云南的脚楼、四川的银饰看作是自己小城一游回家炫耀的资本,他们甚至把小流水人家的水乡河道驾船流览当作江南生活的体验。好在这还算得上是一种文化层次的旅游。更有甚者,住一宿简陋的客栈,吃几碗粗粝的米饭,喝一扎担挑的酸啤,聊几句女人的腰肢就以为江南畅游收获颇丰。殊不知,石板上曾经留下的脚印,花墙外曾经伸出的桃枝,假山下曾经遗失的香囊,才是文化;穿着花格衬衫的婶娘臂弯挎着的花篮里,挑着杂色货担的货郎腰带里,眯着眼睛看着日升日落的大爷的故事里,穿城而过的小河边上每家的门洞里,才有文化。在当地人而言,挂垂帘,小桥流水,丝秋米,酒香桨声中的味道那是百千岁月中慢慢品咂出来的,那是雨矮檐下潮湿的睡中渐渐悟出来的。岂止是三年两年的历练,何止是一句两耳的见识。

可你们还是来了,如潮水般的来了,无可阻挡,无法劝解,来到这千百年来清静闲适自得其乐的人们的家门口。把石条上本地人的故事和笑声冲断,给本分的老实人的眼里注进不解与好奇。把街里街坊来来往往的财米油盐的交情冲淡,代之以忙忙碌碌的抢抓商机。把石板街两边的歪歪斜斜的房子湮没,拥挤出高高低低的旅舍、酒肆和茶居。

当好不容易从书堆里拔出身子,好不容易把眼睛从放大镜片挪开的老人们,怀揣着对文化虔诚的神往,迟缓地踏进少有乡音的圣地时,只能茫然地从瓦砾中、蛛丝后捡拾着破落的文化。迎接老人的还有当地各界的名流眼里泄着的期盼老人重塑当地文化的意图,还有一双双伸向老人的有着各种情感的手。老人们十分为难,一方是家乡亟待拯救的遗产,一方是资料文物的严重缺失。一边是老乡期盼商机多多的物欲,一边是保护古迹珍存的良心。老人们,马不停蹄,目不暇接地寻找,尽管耳朵里多是恭维和敬奉;老人们痛心彻肺,欲哭无泪地倾听,尽管官员汇报里却满是保护挽救开发的信誓旦旦的豪言。

够了,老人们从心底发出一声怒吼!这怒吼却只有残砖破瓦能听见,只有街边的一只石狮能听的懂。随之又很快被时尚的声浪湮没。

远离古城!老人又一声大喊,很多人以为老人要走,又递上更大的红包。老人离开时眼角始终有一颗珍珠闪耀。

远离古城!大地和长天传出一声回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