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乡之赶集

2011-12-22 23:55 | 作者:七.七 | 散文吧首发

家乡之赶集

文/七。七

家乡赶集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故每每想起年少赶集之时,我并没有一种弹指十年的飞渡感。自初中二年级以后,全家搬到了县城,我就慢慢远离了赶集——农村人每隔四天一次欢快兴奋的日子,至少我是这样的感觉。

家乡是粤北一个小县城的某个偏远小镇内的孤僻村子。镇上的赶集的习惯是赶“二”、“七”,就是说在农历日期中,含有“二”和“七”的日子都是赶集日。比如“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这六天都是我们那里的赶集日。在我那个县城里,每个乡镇的赶集习惯都不尽相同。

乡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秋收、施肥拔草、养猪放牛的时间占了他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村子里几乎没有娱乐活动,有的只是晚上空闲就到隔壁邻舍串门,看一看仅有一个台的电视,聊一聊庄稼收成,八一八别人的风流韵事。晚上十点过后,乡民都不约而同地灭灯休息,村子就变得黑森森静悄悄,日复一日。能突破这种循环反复的,给乡民带来兴奋的,恐怕是只有赶集日了。

在赶集的前一天,乡亲们都会想想自己家缺什么,或者自己家有什么东西可以卖掉,趁赶集的时候进行古老形式的“交换”。记得小时候,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种稻子。在我出生之前,村里已经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所以每家每户的耕种收获,除了一年人自吃、养生畜之外,还可以剩下几千稻谷,所以乡亲们通常都会在赶集日粜米(卖米),然后再用粜米得到的钱买需要的东西。于是,小时候赶集沿途看到最多的是挑着两袋大米走在大路边的妇女,她们挑着近百斤的大米,右手往上扶着扁担,左手稳着后面的米袋,见人就打招呼,有说有笑,走走停停,说不定还可以认识其他村子的朋友呢。

赶集那天,乡亲往往很早就起床,把本该在今天做的事情早早做好,比如把牛放赶到山上,引田水(稻田的水),给牲畜准备足够一天的粮食等等。简单吃过早饭后,卸下了平时的农民装,穿上了比较鲜亮的衣服,唤上亲戚婶母,欢欢喜喜地往镇上赶去。

孩提时代,那时交通非常不方便的,车少路窄,大部分人都选择步行到镇上,村子距离镇上约6公里,用时大概一个半钟。有趣的是,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BP机(传呼机),很少人有手表,所以在步行途中,行人总会靠太阳位置的变化来猜测时间,一旦到了镇上,马上到店铺对时间。“哈,我猜的就是准!”

赶集路上遇下,也是一件苦恼的事。那时候通往镇上的路还没有铺上水泥,一旦下雨,就会变成泥泞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身上挑的背的,都极容易被雨淋湿,因此很多人都会骂娘怨天。这时走在路上,第一就是要小心翼翼,防止摔个满身泥;第二就是闪避货车经过身边的时候溅起的泥水。说到货车,那时候仅是“大东风”货车,那时候我父亲就有一辆。但是他经常到外地运货,而且一般在早上四五点就出发,很少能碰得上赶集路上的行人。偶尔有时下午回来的时候碰到往回赶的乡亲,父亲往往停车让他们免费上车,接着把他们一起载回村子。

到了早上九点,镇上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大街、店铺也陆续开张,热闹正慢慢地卷来。有卖簸箕的,有卖木水桶的,有摆地摊的,有卖水果的,有卖鱼的……总之,乡村平时少见的在这里都会有。乡亲们到了镇上,首先是想方设法把自家的东西卖出去变换成银纸(现金),然后再买自家需要的日常用品。所以,大街上的吆喝声一波刚落,一波又起,既像接力,又像竞争。

卖出自己的东西后,赶紧与亲友去逛市场商铺,议论着去哪一家店买东西。假如在逛的过程中遇到了外乡的亲戚朋友,妇女们总会站在一旁道家常互相互问候一番,然后再告个别或者邀请亲友有空到家坐坐,也就此分开了。而汉子不同,一见到外乡的亲友,还没到跟前就大喝一声谁谁谁,到了身边的时候大力一拍对方的肩膀,满脸笑容地问“最近做什么?到哪里发财?”然后各自就放下手头的事情,踏入了饭馆,叫上几个菜和高粱酒,边吃边喝边叙旧。酒足饭饱后,互拍对方的肩膀唠叨着来日再聚。

那时候的镇上,没有多少楼房,有的也只是残落不堪的,大部分还是泥砖房,只不过可以买卖的商品的店铺比乡村多。大街也是用灰色砂石简单铺成的,也没有路灯装饰。街上的还是一座石头砌成的老拱桥,桥面凹凸不平。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古老和残旧。可幸的是,街上的喧嚣声与悬浮在空中的各个饭馆飘出来的酒菜香味相得益彰,增添赶集对人们的诱惑和刺激。镇中心小学和中学沿江而分,也许当时只有这两个地方才才可寻找新意和活泼。

到了晌午,街上的人少了很多,大家都到饭馆吃饭去了。中午吃什么,在汉子和妇女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妇女们一般在街边的食摊叫一碗两块钱的云吞,或是一碗5毛钱的猪血粥加上几个鱼糍粑(用鱼做的糍粑),匆匆忙忙吃完了赶紧让位给别人,省得店家老板的冷眼驱赶;汉子们的做法却大相庭径。他们会约上几个人,凑钱到菜市场买些肉菜,再买一两瓶酒,然后拿到饭店加工,完成之后就悠闲地坐在桌旁,一边喝酒聊天一边商量事情。通常吃饱喝罢之后也要坐上半个小时才肯离去,尽管饭馆老板翻脸如翻台,也不肯罢就。

赶了一天的集之后,人们的似乎得到了各自满足,也都欢欢喜喜地离去了。该卖的也卖完了,该买的也买好了,该吃该喝的也吃喝了。下午四点左右,街上的行人陆续离去,人们都往家赶了。妇女们来的时候大包大袋的,回去的时候带的东西也满满的,那些一般都是日用品,而汉子带的一般都是生产养殖用的比较大件的工具。路上,乡亲们的对话笑声歌声,男女之间的冷笑话(那时候自己听不明白),打破了沿路的寂静。而此时的镇上,各店铺都开收拾了,又恢复了平日寂静。

那时候,镇上,只不过是一个可以定时满足各村乡民的一个“目的地”而已。而现在,身在大城市,喧嚣拥挤处处可见,天天都可以“赶集”,但是与家乡赶集的感觉大相径庭,也许再也不会有那种纯朴、平静的乡村生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