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过雨城雅安

2011-12-17 19:09 | 作者:高天流云 | 散文吧首发

沐浴着秋日的晨光,车在广袤的成都平原的薄雾中穿行。出金堂,过成都,当都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时,我担心晕车,便倚在靠背上睡了过去。当我从蒙眬中醒来时,车已到了城——雅安境地。

早就听说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和雅女。

其实,我们的车并未进到雅安城,只是沿着城北与雅安城区擦肩而过,并在一个“茶马古道”人物群雕处停下来,稍作休整之后就又继续赶路了。不过,“雨城”果然名不虚传,就在大家好不容易钻出烟雾蒙蒙的成都平原,惊羡于这艳阳高照下山的苍翠,水的清丽之时,天空就突然飘起了雨来。雨,虽说不上大,却也不算小,细细密密的雨丝打在窗外的树枝上,草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极美的听觉享受,就如一曲呢哝的《秋日私语》,清丽而纯美。最令人称奇的还是雨,尽管淅淅沥沥的下着,天空却居然仍挂着明媚的太阳,只透过丝丝的雨帘,阳光不再那么耀眼,柔和了许多。我想,这大概就是雨城的“雨”之所以出奇的缘故之一吧。浮光掠影般路过雅安,看来雅鱼是无缘以偿了,更何况说一睹传说中婀娜水灵的雅女之芳容了。

车很快到了就郊外,远远看见前方的山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听说要进山了,大家都很兴奋。先前所见的远山越来越近了,虽说也到过不少名山大川,但无论是以清幽闻名遐迩的青城,还是以秀美蜚声中外的峨眉,人文气息都太浓,人工的雕饰亦太多,它们都不像这里的山那样率真,山就是山:或毫不忸怩,直插云端;或刀削斧劈,壁立千仞,各不相连;山间或树木葱茏,或怪石嶙峋,或云蒸霞蔚;就连寻常村落人家,也难觅影踪,更别说蜀中山间常见的梯田与庄稼了。

疾驰的大巴离山脚越来越近了,就在大家为将要翻越这旅途中的第一座气冲霄汉的大山而激动不已时,车却突然停了下来。一打听,原来前面正在抢修因山体滑坡而毁坏的道路,所以实行交通管制:所有过往车辆,限时限速,单向通行。“下车吧,这里是雅安城郊,外面雅女可多了去哦!”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长龙,司机无奈的摇着头对我们说。或许是因了兴奋和好奇的缘故吧,对于堵车,师傅虽感万般懊恼与无奈,但于我们来说,却无疑是一次“放风”休整的绝好机会,更何况还有传说中的雅女的诱惑呢。

车门一开,清新润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大家不觉神清气爽,倦意顿消。虽是远郊,却也十分热闹,沿路两边,房屋林立,临街都是商铺饭店,各色店招,令人眼花缭乱;熙熙攘攘,人来车往,大概是一个镇子吧。下得车来,一双双贼溜溜的眼睛在穿梭的人群中搜寻了许久,却始终没寻着眼前一亮的感觉,大家不免觉着有些失落与怅惘。天又飘起了细雨,于是只好又钻到了车里。就这样上车,下车,又上车,不知道往复了多少次,兴奋地劲头儿早没了,一等,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可车还是没有向前挪动的迹像。

“凉粉儿,凉面,盒饭哦——”在车与车的间隙间,一位年过半百的大妈推着便当车,艰难地向我们这边挪过来,她矮胖的身材几乎和便当车的扶手一样高。

“快看!雅女的妈妈来了!”不知车上是谁大声嚷嚷起来。众人皆不约而同地伸头于窗外,一探究竟,待明白被戏谑之后,却都并无责怪之意,轻松地笑声暂时打发了车里的沉闷与无聊。当然,仅仅是取乐而已,并无对大妈有不恭之意。

时间早过了中午12时,前面传下话来:车原地不动,留人看守,其余向前步行200米,集中吃午饭。的确,由于早起,很多人就没吃早餐,到现在肚子早就在“咕咕”地抗议了,加之地处雅安城郊,想到有可能还有早有耳闻的雅鱼,大家更是馋得直咽口水,不禁都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可就在此时,前面又传下话来:抓紧时间,马上上车,车辆已放行。如果错过放行时间,起码就得再等两个多小时,直到下一次放行。没办法,只得告别近在眼前的佳肴,把流到嘴边的口水咽回去,暂时再委屈一下饿得“嗷嗷”直叫的肚皮,登车继续向山里进发。

转过山脚,还未看见河流,就听见了哗哗的水声,很快,我们的车就到了江边,接着便一路沿江逆流而上,行驶在江边的峡谷中。抬头,耸入云霄的峭壁扑面而来,只能看见前方的一线灰蒙蒙的天空,而未能望见山崖的巅峰,伴着耳畔江流的轰鸣,那两岸峭壁上临空的一处处岩石几乎就要向我们压下来。一边是咆哮轰鸣,浪花飞溅的湍急江流,一边是险象环生的万仞悬崖,车就时而在这样的江岸缓缓爬行,时而在在陡峭的崖间蜿蜒的公路上盘旋而上,虽是国道,但路并不宽敞,窄的地方仅容两辆小车小心地擦肩而过,更何况路的一边不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就是江流奔涌的险滩,吓得胆儿小的连窗外都不敢看。加之一路上随处可见的滑坡景象和抢修场景,让大家的先前的兴奋顿消,一颗颗心随时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直到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千年前盛唐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中的那份慨叹与无奈。

长长的车队,沿着江边岩壁上开凿出来的公路,缓缓地向大山深处驶去,偶尔还可看见岸边淹没在荒草和灌丛中的一小段早已荒废的纤道和石壁上深深浅浅的纤绳磨砺的痕迹。默默地凝望着它们,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艰辛岁月,那些衣衫褴褛,为生存而风里来雨里去,冒死在风口浪尖奔波的纤夫们,仿佛他们就在不远的前方,正掮着纤,赤着脚,攀着粗砺岩石艰难前行,仿佛山谷中依然回荡着它们雄浑而悲沧的纤夫号子……似乎那轰鸣的滔滔江水仍在诉说着过往纤夫的点滴辛酸与凄凉故事……

所属专题:2011国庆节诗歌散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