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过敏

2011-11-23 15:33 | 作者:秋水叶子 | 散文吧首发

一直觉得中国的汉字非常的美,无论是以书法的形式呈现,还是和国画配合起来呈现,都觉得它灵动飘逸的美是其它国家的文字所无可比拟的。尤其经文人的妙手将它们编织成一篇篇如花的美文后,更觉得美仑美奂,那文字里不经意间释放出来的恨情仇、花香花色,更是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在与汉字结缘的同时,读书、读报、练字、写文成了我生活中的功夫茶,一日不读书,便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几日不练字,更觉得手心发痒。就是这样修心养性的岁月里,由对汉字的喜爱进而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文学情结。尤其在文字的熏陶中更是不断地完善着对汉字的品读与鉴赏。然而在这份特别的关注中,我的内心也出现了一种纠结的心态,那就是:看到错别字极易过敏。

记得又一次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事后点开网页一看,登时傻了眼,原来我一时粗心大意,竟把“想”打成了“梦醒”,“迫不及待”打成了“迫不急待”,更可笑的是第一段为了让它瘦瘦身,一按回车键,竟忘了将结尾处的逗号改成句号,结果一篇文章出现了三处失误,当时的遗憾真是无法形容,真想一键让这篇文章彻底从眼前消失,但这毕竟不是我开的网站,我没有删除的权利。就这样如同惊弓之度过几日,我终于鼓起勇气再次点开了我的那篇文章,原以为网友会源源不断地发帖对我进行口诛笔伐,令我惊讶的是:没有指责。而且意想不到的是,竟有网友发帖说:“文笔了得!”还有一位网友留言:“喜欢,来支持!”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心中的那份惶恐与自责,不过是杯弓蛇影和自作多情罢了,已经进入了电脑和网络时代,像这样因打字造成的失误太普遍了,谁会那么在意,其实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早已自动纠错了。但自己却还在那里耿耿于怀,总觉得在汉字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让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因为错别字而有了瑕疵。以后再发文,便会左一遍右一遍地反复验稿,直到一个标点也没有失误才敢发出去。

还有一次,一首诗歌在报上发表后,朋友信祝贺我,随后委婉地说:“‘义无反顾’写成了‘义无返顾’。”那一刻我惭愧地真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不过我非常感谢那位朋友的友情提示,让我再次对汉字有了一份警醒。

大概是亲身经历了文字上的一次次错误,从此对汉字的使用和书写谨小慎微,生怕再犯下幼稚的错误让人贻笑大方,更亵渎了那些美丽的精灵。

随后这样的文字错误到是越来越少了,但却让我多了一颗敏感的心。不论读书、看报、看电视,都会对汉字格外地小心和关注。

一次看一档采访栏目,一位小有名气的嘉宾竟把“莘莘学子”说成了“辛辛学子”;让我瞠目了半天,而电视剧里更是常常听到演员把“刽子手”说成“筷子手”,把“重蹈覆辙”说成“重蹈覆撤”;还有一位大牌歌星竟在唱片中把苏轼《念奴娇》里的“羽扇纶巾”唱成“羽扇伦巾”,引来一片哗然。尽管她后来就“错字事件”公开道了歉,但我对这位歌星的印象从此大打折扣。

类似的“错字门”数不胜数,更有甚者,有时错别字竟赫然出现在荧屏的字幕上,像“事(是)非不分”、“半途而费(废)”,都被我轻而易举就发现了。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某电视台晚间新闻正在报道“法轮功”,忽然看到字幕上冒出一个“歪理学说”来,惊得我差点跳起来,法轮功的歪理何时竟然变成了“学说”,(应该是“歪理邪说”)如此不堪的错别字污染,岂不是在荼毒观众的身心?

让我喜欢让我心痛的汉字啊,你美丽的庐山面目何时才能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个国人的心里?

我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