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根豆芽”思鲁迅

2011-11-03 19:45 | 作者:六弦 | 散文吧首发

对于这个室友,我不得不说他几句了。

记得中午吃饭,他打了几根豆芽,我之所以说‘几根’,而不说一份,原因大家都懂的,呵呵。

可他就是靠这几根豆芽,硬生生的把六毛钱饭全吃了。更无厘头的是他吃一口饭到我这夹口菜,饭完了豆芽却没完…现在我明白了,他就是那种‘俯首甘吃我的菜,横眉冷对食堂肉’的强之大者吧!

本来今晚准备看中国对约旦的总决赛的,可他偏偏要看所谓的情剧,叫啥《爱情睡醒》,蛮无语的,而且理由还是如此的冠冕堂皇。

我刚跟他说,我准备写篇日志专门损他的,他说,随便,如果写了什么不雅的事,以后一起吃饭每天都只打一个菜。。。现在想想我还是不能全撂了他的‘光辉旧事’了。

暂且把室友搁那角落吧,因为主角是鲁迅先生,况且今天还是他一百三十年的诞辰!

“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而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这是一作家说的,名字大抵忘却了。

鲁迅先生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初中学过一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文,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那时候写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太俗了吧。但自从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和《野草》,似乎有点感觉了,他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记得上高中时学过他得一些文章,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流水,沁人心脾。好像有篇叫《呐喊》的,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所以觉得他的字眼是重树当年历史的最好见证。

他有这么句话“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有点印象,当时鲁迅先生处于历史的生存困境中,而他笔下的角色的价值在于反抗黑暗,当自己辛苦奋斗得到的光明来临之时,却又甘愿于消亡。这种境界还是蛮高的,一般人做不出也想不到。

至于他个人经历,很多人都了解,不说太多。

我有时觉得他好傻,有好好的医学不念,而接触写作这一行当,可是他的傻是种近乎神圣的傻,直到现在也没几个人有所企及!

对于一个已死,而又立在活人心中的鲁迅,我现在大言不惭的妄加评论,仿佛都是不敬的!但是听说教育局把他的文章列入初高中课本外时,有些不甘,因为那不是字,是血,是药!

的确有些事不能由自己抉择,可鲁迅的确不再是个神话,他早已经死了,死在我们这批00后的语文书里!想要稍微了解他,恐怕要先把他从不死的神坛上请下来,才能慢慢的琢磨。

我记得有人说他是不怎么睡觉的,的确,看的远想的多,貌似其他的大抵都没多大重要了。此时,我把视线转到寝室外,看微茫的色中,我好似看到一个孤独者的背影,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精神却长存。

向他致敬!

有些沉重,我想室友不懂,其实他只是我的一个引子,因为只有他才可以和鲁迅先生形成很强的对比,不过回头看看,室友也有很多优点的……

2011/11/3/19:50袁强(以前写的)

评论